读《孙刘联盟(4)三顾茅庐》
16读《孙刘联盟(4)三顾茅庐》民间认可的诸葛亮形象 , 主要来源于《三国演义》的虚构 , 例如 , 舌战群儒、草船借箭、七星坛祭风、智算华容、空城计、锦囊计、踏罡步斗等无厘头 。 踏罡步斗 , 按理是道士道姑干的活 , 但是诸葛亮在五丈原找不到道士和道姑 , 不得不自己“仗剑” 。 演义版诸葛亮在三顾茅庐的故事中登场 。 关于三顾茅庐的主干事实 , 《三国志》的记载仅五个字:凡三往 , 乃见 , 这和《出师表》对三顾茅庐的描述基本上相吻合 。 《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刘备“中道崩殂”之后写给刘禅的奏章 , 其中提到刘备“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沿着“三顾臣于草庐”的基本线索 , 《三国演义》凭空杜撰了一系列的出场人物及情景对话 , 其中包括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水镜先生、门童、诸葛均等大人物和小人物 , 甚至还包括诸葛亮吟诵的一首五言小诗 。 《三国演义》在“三顾臣于草庐”上堆砌的情节抬高和神化了诸葛亮 , 似乎诸葛亮是一个穆罕默德先知 , 换言之 , 演义版诸葛亮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存在 , 普通人既无法进入他的思想领地又无法复制他的行为 。真实的诸葛亮存在于《三国志》、《后汉书》、《魏略》等历史著作中 , 一个真实的诸葛亮其实仅仅和徐庶、张昭、鲁肃、许攸、程昱等谋士齐名 , 一个真实的诸葛亮甚至远不如贾诩和司马懿聪明 。 《三国演义》关于诸葛亮真实侧面的描述少之又少 , 根据《魏略》的记载 , 有关“三顾”的情节 , 实际上是指诸葛亮“三顾刘备” 。 刘备出生于公元161年 , 而诸葛亮出生于公元181年 , 三顾茅庐事件发生时 , 刘备四十六岁 , 诸葛亮二十六岁 。 综合《三国志》和《魏略》 , 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是 , 诸葛亮“三顾”先于刘备“三顾”发生 , 或者说诸葛亮和刘备在某个时期内相互登门拜访过 。陈寿的生命历程横跨三国和西晋两个朝代 , 是三国历史的直接见证人 。 公元280年 , 西晋吞并东吴统一天下 , 陈寿开始编纂《三国志》 , 历时十年得以完成 。 罗贯中出生于公元1330年 , 死于公元1400年 。 罗贯中 , 姓罗 , 名本 , 贯中是他的字 , 属元末明初人 , 和《三国志》一样 , 《三国演义》的写作过程同样长达十年 。 与陈寿同时代的人并没有写出哪怕一本与《三国志》有关联的历史小说 , 这可以用个体的创作实力来解释 , 也可以用历史文学作品的创作环境来解释 。 表面上看 , 《三国演义》“拥刘反曹” , 事实上《三国演义》神化的是诸葛亮而非刘备 , 因此 , 除了诸葛亮 , 几乎所有《三国演义》知名人物的后裔都有可能大骂罗贯中 , 这些可能出现的批评言论 , 其认知基础就是将历史真实与文学真实完全画上了等号 。 比如 , 刘备的后裔有可能骂罗贯中借督邮之口诬蔑刘备“诈称皇亲” , 周瑜的后人有可能骂罗贯中把周瑜丑化为小鸡肚肠 , 蒋干的后人有可能骂罗贯中捏造盗书情节贬低蒋干智商 。 假如一切属于文学范畴的虚构均被禁止 , 历史文学作品将绝迹于江湖;一个没有历史文学创作的江湖 , 将变得何其乏味!
推荐阅读
- 河北沧州民间借贷现纠纷,是否金融犯罪成焦点
- 时政|民间借贷:大额现金交付的举证责任及认定(注意要点)
- 蜡染——中国民间传统印染工艺
- 台民间团体抬棺抗议高喊“把民进党送进棺材”
- 三岁看大是真理吗?挑选13个小孩,七年一次回访
- 人民网|“匠心筑梦—中国脱贫攻坚民间艺术作品展”云上开幕
- 故宫屋顶无法落鸟? 专家:以讹传讹的民间传说而已
- 有关川普是“天选之子”的传说
- 以前乡镇上做白事,时常会请民间歌舞班来表演
- 文化力量 民间精彩 蒲圻综合文化站专场文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