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大循环|《国内大循环》告诉你金矿在哪


国内大循环|《国内大循环》告诉你金矿在哪
文章图片
国内大循环|《国内大循环》告诉你金矿在哪
文章图片
本文见10月13日长沙晚报
最近 , 我国经济建设领域 , 持续霸屏、上热搜的关键词是“国内大循环” 。
2020年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 , 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 , 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 , 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 , 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 , 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
“国内大循环”一词由此迅速窜红 。 但如何理解“国内大循环” , 从中找到新路子 , 开创新局面 , 却缺乏完整到位的阐述 , 也让人莫衷一是 , 感觉无从下手 。
“国内大循环”的提出 , 是基于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急剧变化 。 春江水暖鸭先知 , 众多从事出口的企业主突然发现 , 经营环境变了 , 生意比以前难做了 , 钱更难赚了 , 要勒紧裤带过日子了 。 基于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 , 很多企业提出了“活下去”的口号 。 这是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普遍共识 。
中国企业曾经有过一段要风得风 , 要雨得雨的好时光 。 以前是世界市场 , 全球 70亿人口都是潜在用户 , 想象空间无限 , 可以天高任鸟飞 , 海阔凭鱼跃 , 只要开足马力生产 , 就能勤劳致富 , 赚到真金白银 。
现在完全不一样了 , 世界部分地方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 全球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 市场准入受限 , 技术被卡 , 在疫情的推波助澜下 , 经济停滞不前 , 甚至大幅倒退 , 人们的消费水平和能力急剧下降 。
但天无绝人之路 , 关键看思路 , 要活下去 , 得另辟蹊径 。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 , 我们过分注重和迷信“走出去” , 把目光和精力放在海外市场 , 成为“不识庐山真面目 , 只缘身在此山中”的那个人 。 现在是到了把登高望远的目光收回来 , 重新审视和重视身边市场的时候了 。
其实 , 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 , 中国早就天翻地覆 , 成了一个比任何国家和地区更有潜力 , 更有活力的市场了 。 中国有14亿人 , 人均储蓄高达6万元 , 中产阶层约有3亿人 , 居世界第一 , 与美国全国人口相当 。 这就是国内大循环的底气 , 也是我们的机会 。 那些把目光和精力放在国内市场精耕细作的先行者 , 早就成了商业航母 , 如阿里、腾讯、美团、京东 , 当然 , 也包括做实业的华为、联想、美的、格力、海尔、万科等 。
原来最好的风景就在身边 。 在这样背景下 , 《国内大循环》一书应运而生 。 这本书囊括了当前顶级智囊何毅亭、黄奇帆等对“国内大循环”的最新权威解读 , 以更贴近决策层视角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国内大循环”背景下的战略和机遇 。 《国内大循环》告诉我们 , 国内市场是一座巨大金矿 , 蓄藏无限财富 , 立足国内市场 , 完全可以摸索出一条新路子 , 开创一个新局面 , 是新形势下 , 帮助我们廓清迷雾 , 把握本质 , 看懂经济发展新格局 , 看清未来发展新趋势 , 抓住市场新机会的新指南 。
事实情况亦是如此 。 对于这样一个触手可及的庞大市场 , 做惯了出口 , 习惯了在海外市场捞金的本土企业 , 反倒水土不服了 。 做海外市场 , 比较简单 , 技术参数和标准要求有订家提供 , 按单生产 , 一手交钱 , 一手交货 , 不用操心太多 。 虽然利润不高 , 但路子宽 , 销量大 , 忙碌一年 , 赚钱不难 。 做国内市场 , 就要全盘考虑了 , 采购、生产、研发、技术、品牌、推广、资本、管理 , 缺一不可 。 因为中国市场早就过了供不应求的时代 , 竞争十分残酷激烈 , 消费者更加挑剔 。 企业要脱颖而出 , 就得在研发、质量、品牌、服务、运营上下功夫 , 把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提到一个新高度 , 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需求的追求上 。 可以说 , 国内市场虽然近在咫尺 , 却比国外市场残酷 , 要做好不容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