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痛!中国最大稀土矿60多年被当成铁矿挖,而且还“浪费严重”

美国为摆脱稀土依赖不惜投入重金 , 但按照当地矿业公司的警告 , 当前这种局面可能需要多年时间才能打破 。 言外之意即是 , 中国稀土市场在全球仍将处于难以撼动的主要地位;可在这一辉煌的背后 , 其实也存在着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卫指出 , "稀土资源丰富但浪费严重";长此以往 , 中国稀土还能否保持"领跑"优势吗?
|心痛!中国最大稀土矿60多年被当成铁矿挖,而且还“浪费严重”
文章图片

浪费严重!中国最大稀土矿60多年被当成铁矿开采
新浪财经10月13日援引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李卫表示 , 我国是唯一可以供应全部稀土元素的国家;稀土资源虽然丰富 , 但同时稀土资源浪费严重、利用率低、可持续利用堪忧;目前而言 , 如何推动稀土资源绿色可持续开发利用 , 促进稀土产业健康发展 , 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
关于稀土资源"浪费严重"的说法 , 澎湃新闻此前也举了一个例子 。 内蒙古自治区白云鄂博矿是全球唯一一个同时包含17种稀土元素的矿 , 尽管其目前的稀土储量数据仍是20世纪50年代的评估结果 , 但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范宏瑞认为 , 白云鄂博的稀土实际上并不止目前普遍认为的占我国83.7%的储量 , "它可能超过世界目前探明储量1.2亿吨的总量" 。
|心痛!中国最大稀土矿60多年被当成铁矿挖,而且还“浪费严重”
文章图片

但需要注意的是 , 白云鄂博矿在过去长达60多年的时间里 , 一直被当成铁矿开采 。 据悉 , 因受限于当时铁矿石的需求和勘探手段 , 整个矿床并未完全探清 , 铁矿体外围和地表500米以下未做详细勘探;加之由于历史原因 , 对白云鄂博矿的开采比较粗放 , 铁矿石中所含的其他矿产资源(包含稀土) , 都随着选矿废渣、废水进入到尾矿库里 , 未被有效利用 。
白云鄂博矿的稀土资源未被利用并非特例 。 被誉为"稀土之父"的徐光宪在早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指出 , 包头主东矿年开采铁矿石1000万吨中含稀土50万吨 , 其中利用10% , 浪费10% , 其余80%进入尾矿坝 , 保护稀土资源已势在必行 。
稀土浪费问题根源:研究水平与国外差距20年!如何破局?
稀土资源浪费的问题根源 , 或许也在于我国稀土科技研发短板、稀土无法完全用于关键领域导致被"贱卖" 。 中国科学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主任池建义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指出 , 挖土卖土、稀土被卖成"白菜价"的根本原因在于研发落后 , 特别是基础研究更是少有人问津 , 同时核心技术专利需要大量向国外购买 。
|心痛!中国最大稀土矿60多年被当成铁矿挖,而且还“浪费严重”
文章图片

通过梳理各方的分析 , 目前我国供应着全世界90%的稀土 , 生产着全球70%的稀土磁性材料 , 但专利大多在日本和美国企业手中 , 这意味着我们对外出口稀土相关产品还得向其他国家付专利费 , 同时生产的许多稀土材料部件 , 也不知道人家用在了什么地方;业界普遍认为 , 我国稀土整体研究水平与国外大约相差20年 , 而制约稀土研发的因素则在于人才匮乏 。
据悉 , 目前全国20余位与稀土研究相关的院士中 , 专门研究稀土的几乎没有;而内蒙古包头市的一所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研究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 也仅有13人建制 , 其中11位还是从外面临时聘请的专家 。
那么 , 如何摆脱当前稀土行业人才难题 , 中国稀土可持续利用路在何方?实际上 , 我国早已在这两大关键方面进行布局 。 以稀土产业作为特色优势产业的江西省为例 , 近年来江西省已在稀土领域布局了一批科技创新平台 , 培育了一批人才团队 , 支持了一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项目;另外 , 该省还与中科院积极开展科技合作 , 加速推进中科院稀土研究院建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