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赚大了!除了清北,这4所高校毕业生也可落户“超一线”!未来真正的大学红利在哪?( 二 )


先来看一组数据吧!这是2019年教育部直属75所高校生均经费估算 。
| 数据源自网易数读
上面的表格中 , 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都可获得国家下发的生均经费 。 其中以清华、北大、中山大学、上海交大等为首的重点院校所拿到的生均经费比较多 。
生均经费是啥?它是“生均公用经费”和“生均教育经费”的简称 。 这两个意项均属于我国教育领域内的重要指标 , 即生均教育经费包括生均公用经费 。
生均经费是大学之间区别的重要指标之一 。 因为大学有了足够的经费之后 , 就可以请顶尖的专家、学者前来授课 。 比方说 , 清华大学聘请杨振宁先生任教 , 还邀请了数学家丘成桐教授(菲尔兹奖首位华人得主)、计算机学家姚期智教授(唯一的一位亚裔图灵奖获得者)和生物学家施一公教授(获得影响世界华人大奖)前来为学生讲课 。
生均经费的差异 , 除了具体表现在师资上 , 还会表现在院校的硬件设施、教育、深造、人才培养、教学水平、学科建设、体制改革等方面 , 都会有所不同 。
2015年有教育部公开数据显示 , 当年北京市高等教育生均经费为全国最高 , 达到61343.96元 , 约等于全国平均水平得3.4倍 。 也就是说 , 北京的大学生没人每年可获得国家拨款61343.86元 。
3
名校的“不一样”何止其一
到2019年 , 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51.6% , 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普及化 , 由此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和办学质量提升 。 所以 , 名校将拥有更多的“特权” 。
比方说 , 2019年 , 在浙江大学预计6600余名预硕士招生人数中 , 名校推免生名额高达2700 。 在2019年武汉大学6700名的预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中 , 名校推免生名额达2100 。
无论是国家经费扶持 , 考研优势 , 还是有领域专家的亲自授课……这些都会对大学生第一学历含金量的提升有非常大的帮助 , 也都会体现在大学生未来的就业中 。
| 数据源自中国薪酬网 , 精华学校制表
上表是源自于前段时间中国薪酬网发布的《2020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指数排名》 。
榜单top10分别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外交学院、浙江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 这10所高校中985高校5所 , 211高校9所 , 这充分说明了“名校”毕业生就业机会相对多、就业质量相对好、薪酬水平相对高 。
此前 , 华为发布一份2020年校招报告 , 其中59所高校中有35所985高校 , 13所211高校 。
当下 , 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 招聘市场却呈现一个日益突出的趋势:第一学历高的毕业生往往普遍备受大型企业和单位青睐 , 不仅薪资待遇很亮眼 , 职位规划与未来发展也能得到更高的起点 。 在招聘中 , 很多大型企业明确只需要985、211院校毕业生 。
今天 , 随着大学录取率的不断攀升 , 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紧张 , 上大学并不一定意味着能找到好工作 。 决定一个人能否找到好工作、实现“人力资源溢价”的关键在于本科第一学历 。
2020高考已成过去式 , 今年北京采用平行志愿录取 , 不同层次高校间的距离将会相比过去进一步拉大 。 名校的含金量以及名校毕业生未来获得的红利将越来越大 。 这也就是为什么2017和2018年北京高考复读人数分别攀升到3822和4911人 , 且全国复读人数都在逐年攀升 , 原因就在于很多家长和学生看到了第一学历的重要性 。
韩国《亚洲经济》2017年9月11日刊文称 , 韩国高考考生中复习生所占比例却逐年增加 。 许多成绩优异的学生为了考入首尔、延世和高丽等名牌大学选择再次备战高考 。 第一学历越来越被重视 , 越来越决定未来发展 , 这一潮流趋势在世界其他国家也逐渐显现 。

总之 , 无论从政策扶植、传承积淀、国际影响、财政实力 , 师资力量、毕业薪酬、人脉资源和发展前景 , 名校都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 , 与普通大学形成明显的差异化 。 把未来拉近 , 第一学历的含金量就会更显而易见 。 所以 , 趁还可以选择 , 尽量通过高考进入更理想的院校 , 获取更高的人生起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