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战:美国主动出击自酿苦果为战争买单( 二 )

越战:美国主动出击自酿苦果为战争买单
参加越战发了战争财韩国向南越派兵 , 获得了意料中的丰厚回报 。 朴正熙不仅成功打消了美国企图将驻韩美军调往越南战场的构想 , 还获得美国大笔军事援助 。美国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逐年削减对韩经济和军事援助 , 但因为韩国派兵参加越战 , 美国再度增加了经援和军援 。 1962- 1965年 , 韩国年均获得美国军事援助2.27亿美元 , 而1966- 1971年 , 年度获得军援增至3.7亿美元 。美国承诺承担韩军参战全部军费并帮助实现韩军现代化 。 韩军在战斗中积累了实战经验 , 部队的指挥链得到强化 , 减少了发生军事政变的可能 。韩军成为二战后少数几个拥有现代化技术条件下大规模联合作战实战经验的军队之一 , 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韩国在1964年开始从"进口替代经济"向"出口导向经济"转型 , 但苦于没有经验和机会进军国际市场 。 越战提供了好机会 , 包括建筑企业、劳务输出在内的韩国企业和韩军一起进入南越市场 , 按照与美国的协议 , 韩企承包各类项目 , 积累了宝贵经验 , 为越战结束后转战中东建筑市场打下坚实基础 。1966年至1971年韩国公司通过工程和提供劳务 , 最多时有80多家企业、1600名技术人员在南越 , 至少赚取外汇5.37亿美元 。越战:美国主动出击自酿苦果为战争买单
朝鲜战争中 , 日本因美军订 货发了笔意外横财 , 为经济复兴打下基础 。 越战中韩国则有意识地敲了回竹杠 , 根据美韩协议 , 参战韩军军需物资要从韩国国内订购 , 驻越美军和南越军需品也尽可能购买韩国产品 。韩国拿到的美军订单比毗邻越南的泰国还多得多 。 最终这项"越战特需"给韩国直接创汇至少约10亿美元 , 还间接带动了韩国整个出口加工工业的发展 。在越南参战的韩军和工作的非军方人员 , 还带回巨额美元 , 为他们回国后创业经商提供了条件 。韩国从参加越战中获得巨大经济利益 , 但参加越战最大的意义是恢复了韩国国民的自信心 。 韩军在越南表现得不错 , 赢得了美军的尊重 。韩国历史学家赵甲济在《总统朴正熙传》中写道 , 当美军仰望韩军时 , 韩国人理直气壮地感到自己的国家不再是经历日本殖民、美国解放的三流国家 , 而是具有真正自主意识的国家 。迈向自主国防时代1961年 , 韩国少壮派将领朴正熙不满混乱的政局和无能的文官政府 , 发动军事政变 , 从此成为统治韩国近 20年的强人 。 朴正熙年轻时代就崇拜日本二二六兵变中的青年军人 , 坚信军人有责任领导国家奋起图强 。1952 年白马高地之战时 , 朴正熙是白马师参谋长 , 此战后他开始崭露头角 。朴正熙认为 , 韩国基本战略是维持现有南北军事实力对比的前提下 , 主抓经济建设 。 在国家分裂的情况下 , 经济实力不持平的话 , 经济落后的一方在其他各个领域也会落后 。50年代后期 , 韩国政府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依赖美国提供的援助 。 到60年代 , 韩国国防经费的60%以上还需美国援助 。越战:美国主动出击自酿苦果为战争买单
从60年代中期起 , 韩国自主承担的国防经费开始增长 , 1968年首次超过50% 。 1971年达到91% , 这标志着建国20年后 , 韩国第一次具备自主国防的经济实力 。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 , 朝鲜半岛南北实力对比中 , 朝鲜仍具有压倒性优势 , 朝鲜军队规模110多万 , 韩军只有60多万 。而且朝鲜还具有质量优势 , 当韩军还使用老式F.86佩刀战斗机时 , 朝鲜早已紧跟世界潮流 , 同步换装领先一代的米格21战斗机 。1968年1月21日 , 发生朝鲜突击队突袭韩国青瓦台总统府未遂事件 。 两天后 , 美国海军情报侦察船普韦布洛号在公海海域被朝鲜海军生俘 。这两件事标志着朝鲜的威胁不断增强 , 但让韩国大受刺激的是 , 美国拒绝了韩国所提强硬回击的要求 , 对前者没做任何表态 , 对后者采取了美朝单边外交协商解决的方式 。正深陷越战泥潭的美国还要求韩国自制 , 不许反击 。 这令韩国对美非常失望 , 认为美国有可能出于自身利益需要抛弃韩国 , 从此开始认真考虑国防自主的问题 。尼克松上台后 , 美国在全球处于战略收缩期 , 从亚洲开始大批撤军 。 从1970年到1979年 , 驻韩美军规模从6万余人削减到3万余人 , 两个陆军师撤走了一个 。1975年美国抛弃南越西贡政权 , 更是让朴正熙大受刺激 。 对于长期依赖美国的韩国来说 , 韩国国防建设基本战略不得不从联合防卫向自主防卫转变 。韩国于1972年颁布《总力安保指导纲要》和《实践纲要》 , 实际上将国防转人准战时体制 。20世纪60年代末 , 韩国军事工业开始起步 , 1971年驻軒美军撤走1个师时 , 作为交换条件 , 美国加大对韩国建设军火工业的援助 。第一批项目是援建生产M一16步枪和配套弹药的工厂 。 从1974年开始 , 韩国执行国防自主的第一个"栗谷计划" , 计划在8 年时间里增强现役和预备役部队 , 改进装备 , 建设国防工业 。 到1984年 , 韩国已能生产大部分常规武器 , 包括飞机、导弹和轻型海军舰 。随着20世纪70年代"汉江奇迹的出现 , 到20世纪80年代 , 韩军装备完成了全面现代化升级 , 虽然和美国、日本相比还有差距 , 但首次在质量上对朝鲜取得压倒优势 。 韩军师一级指挥官也像美军那样 , 上下班有直升机坐了〈美军营级指挥官就有直升机) 。据说当时有的卓韦军军官太太为了让自己丈夫能混到师长 , 坐直升机上班 , 还不惜全家省吃俭用 , 以省下钱给上级送礼 。到1992年 , "栗谷计划"共实施三期 , 军地面主战装备基本实现自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