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根策尔:尊重科学才能不断进步
作者:李山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20/10/12 9:38:26诺奖得主根策尔:尊重科学才能不断进步德国天体物理学家赖因哈德·根策尔荣获了2020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 接到诺奖委员会的电话时 , 这位68岁的教授正在开视频会议 。 当电话中传来“这是斯德哥尔摩”时 , 完全没有想到的他甚至激动地流下了眼泪 。没有期待所以更加惊喜接受媒体采访时 , 根策尔解释说:“我并没有(对诺奖有所期待) 。 因为8年前 , 我已经获得了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的克拉福德奖 。 该奖旨在对诺贝尔奖遗漏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予以奖励 。 因此 , 我想也就这样了 。 另外 , 在过去的几年中 , 物理学中的天体物理学获得了三次诺奖 。 所以我认为不再可能(落在这个领域)了 。 今天早上 , 这让我感到非常惊奇和高兴 。 ”德国总理默克尔和联邦教研部长卡尔利切克在第一时间祝贺了根策尔获得诺奖 。 默克尔总理赞扬根策尔“在探索黑洞方面的开创性成就”;卡尔利切克则强调 , “对我们所有人来说 , 这都是非常特别的一天” 。 归根结底 , 根策尔的荣誉也是“德国整个科学领域的奖项” 。 根策尔自己说 , 下班后 , 他会和同事们聚在一起“再喝一杯酒” 。在获奖后的新闻发布会上 , 根策尔特别强调 , 诺奖不仅是对自己多年研究的奖励 , 也是马克斯·普朗克学会的荣誉 , 是“整个团队应有的荣誉” 。 多年来 , 马克斯·普朗克学会为他的团队提供了必要的资金 。 他和同事辛苦了30年 , 以便能够进行更好、更精确的实验 。 不过他不会就此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 , 他将“继续努力工作” 。数十年如一日研究黑洞诺贝尔物理学奖评委会主席戴维·哈维兰德在颁奖仪式上表示 , 今年获奖者们的发现为研究致密和超大质量天体开辟了新天地 。 哈维兰德依然谨慎地没有使用黑洞这个词 , 迄今为止 , 黑洞依然是不可见的 。 即便是根策尔等人 , 经过20多年的观测才证明了黑洞的存在 , 并估计了这个超大质量黑洞——射手座A*的质量和大小 , 其质量约相当于430万个太阳 。利用世界上最大的望远镜 , 根策尔和同事们开发出了新的方法 , 可以穿透星际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巨大云团 , 更好地观测银河系的中心 。 他们突破了技术的局限 , 改进了新技术来弥补地球大气造成的观测误差 , 建造了独特的仪器并致力于长期研究 。 最关键的是 , 他们没有徒劳地关注黑洞本身 , 而是去研究黑洞巨大引力的影响 , 这最终给科学带来了突破 。 他们的开创性工作提供了迄今为止最令人信服的证据 , 证明银河系中心存在一颗超大质量黑洞 。根策尔的发现需要很多耐心 。 多年来 , 他一直用欧洲南方天文台的超大望远镜观察银河系中心的恒星轨道 。 像射手座A*这样的超大质量天体可以使恒星绕其运动 , 并产生所谓的“史瓦西进动” 。 例如S2星 , 每16年绕黑洞运行一次 。 当它接近黑洞时 , 会被加速到光速的百分之二以上 。 根策尔解释说:“当恒星绕着看不见的点移动时 , 我们以最高的精度对其进行观测 。 我们如此精确地测量这些恒星轨道 , 它们与牛顿或开普勒的理论不符 , 我们需要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 。 ”“欧洲合作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对于德国科学界而言 , 马克斯·普朗克学会的确值得赞誉 。 除了根策尔 , 马克斯·普朗克感染生物学研究所主任、来自法国的科学家沙尔庞捷也喜获诺贝尔化学奖 。 这是德国非大学研究机构多年来坚持开展基础研究结出的硕果 。 每年超过18亿欧元的预算 , 约9000名的访问学者 , 以及大胆聘用有潜力的年轻科学家的政策 , 使得马普学会一直保持着世界级的学术地位 。1986年 , 年仅34岁的根策尔开始担任马克斯·普朗克外星物理研究所主任 。 几十年来 , 他同时兼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教授 。 他认为:“德国基础研究的独特性使那些原本可能去美国或瑞士的科学人才来到德国成为可能 , 这是独一无二的 。 此外 , 欧洲合作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 没有他们是行不通的 。 美国人实际上在这方面放松了 。 ”谈到尊重科学 , 根策尔在为德国应对新冠疫情危机的措施感到骄傲之余 , 对美国的现状深表忧虑 , 他说:“美国目前正在发生的事情是一场灾难 。 当我与来自美国的同事交谈时 , 人们几乎不会相信他们有多悲观 。 一个一百年来如此成功的国家 , 实际上正在崩溃 。 正如他们所说 , 一方面 , 一部分人当然继续做着出色的事情;另一方面 , 仅出于政治动机的一小部分人拒绝接受(科学) , 甚至没有讨论 , 因此导致该国的灾难性恶化 。 这是一场灾难 。 ”
推荐阅读
- 诺奖官方:居里夫人笔记仍具放射性 还将持续1500年
- 诺奖官方:居里夫人笔记至今仍具放射性
- 躺着看电影|中国医学“诺奖”-第七届树兰医学奖: 上交医、首医成为最大赢家
- 诺奖得主:我是中国科技产品头号粉丝
- 钟南山关于诺奖的逻辑,恰恰是认命了
- 建议诺奖需要改革的方面
- 科学事业终极目标不是诺奖不该由钟南山说
- 维为对话诺奖得主:美式民主改变不平等?说反了吧
- 从诺奖看“中国被卡脖子的科技”
- 日剧盘点|全球“诺奖”数目最多的6所大学名单, 我国有2所大学各出1诺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