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社保第六险”推进提速 护理员培养等问题仍待解决
阅读提示
“一人失能 , 全家失衡 。 ”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成为越来越迫切的社会需求 。 近日 , 长期护理险试点城市扩围至49城 。 在推进提速的同时 , 长期护理险还需要解决护理人才紧缺、筹资结构欠合理等问题 。
近日 , “社保第六险要来了”的新闻冲上热搜 , 不少人点赞:“这个可以有 , 非常有必要 , 支持!”
所谓“社保第六险” , 即长期护理险 。 它是以社会互助共济方式筹集资金 , 为长期失能人员的基本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提供资金或服务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 。
近日 , 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印发《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 提出将北京市石景山区、天津市、山西省晋城市等14个城市和地区纳入长期护理险试点 , 全国试点城市扩围至49城 。
“一人失能 , 全家失衡 。 ”这是许多有失能人员家庭面临的现实难题 , 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正成为越来越迫切的社会需求 。 此次扩围后 , 长期护理险的推进再次提速 。 但在成为真正独立运行、全民可享的“第六险”道路上 , 长期护理险还有一些问题待解决 。
有了保险 , 谁来护理?
今年5月 , 江苏南通市照护保险服务中心收到一面锦旗 。 送来锦旗的是家住南通市崇川区观音山街道的龚奶奶 , 她的老伴儿因帕金森并发症卧床多年 , 以前住在医院 , 开销大 , 子女更是医院家里两头奔波 , 十分不便 。
去年 , 她为老伴儿申请了照护保险 。 “这减轻了我们很多负担 , 每周都有工作人员上门来免费为他做照护服务 , 工作十分精细 。 ”
龚奶奶正是首批长期护理险试点的受益人 。 长期护理险自2016年启动试点 , 截至去年底 , 南通等15个首批试点城市和吉林、山东两个重点联系省的参保人数达9000多万人 , 110万人享受到了长期护理待遇 。 社会各方对试点总体评价良好 , 要求全面建立制度、推开试点的呼声很高 。
然而 , 推行长期护理险 , 最终还是需要有人来提供照护服务 。 采访人员注意到 , 现在 , 护理人员缺口较大、年龄结构不尽合理、专业性不强等问题还较为突出 。
目前 , 我国失能人员超4000万 , 按国际标准失能老人与护理员3:1的配置标准推算 , 至少需要1300万护理员 , 但现有养老护理从业人员仅30万 , 远不能满足养老服务需求 。
为此 , 去年9月 , 民政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供给 促进养老服务消费的实施意见》 , 提出2022年底前 , 培养培训1万名养老院院长、200万名养老护理员、10万名专兼职老年社会工作者 。 与此同时 , 各地也在加大养老护理人才队伍建设 。
长期护理 , 钱从哪来?
除了“人” , “钱”是长期护理险需要解决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 试行后 , 长期护理险的资金来源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 , 有人担忧这个新问世的“第六险”会给企业和职工增添负担 。
按照长期护理保险的制度设计 , 明确失能状态持续6个月以上的参保人员 , 申请并通过失能评估认定 , 即可享受相应待遇;对符合规定的护理服务费用 , 基金支付水平总体控制在70%左右 。
这无疑是一笔不菲的开支 , 钱从哪里来?采访人员梳理发现 , 在筹资上 , 大部分试点城市探索建立多元化的资金筹集模式 , 包括个人缴费、单位缴费、医保统筹基金划转、财政补贴等 。
但这种多方责任共担的筹款机制还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 国家医保局在关于政协相关提案答复的函中表示:“从资金来源和筹资结构来看 , 还存在渠道单一、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 医保基金占比较高 , 个人缴费占比较低 , 没有体现保险权责对等原则 , 各方负担还不合理 , 从长远看 , 不可持续 。 ”
据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 扩大试点后 , 将逐步建立责任均衡的独立筹资渠道 , 职工参保人群筹资以单位和个人缴费为主 。
推荐阅读
- 每天一首音乐|郭永红:提劲加油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 糗事百科|空中客车与埃森哲、南科大联手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示范项目合作
- 小额贷款公司|网络小贷故事不好讲?新规冲击波继续,投行称规则落地前IPO难推进
- 经济日报|全国已有30省份公布省级实施方案——塑料污染治理稳步推进
- 外贸|国办印发意见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 构建新发展格局
- 工人日报|大数据杀熟或认定为垄断,值得期待
- 资本|推进战略性重组 “十四五”国有经济路线图浮现
- 工人日报|兼职市场陷阱多 失序的招聘市场亟须规范
- |2036年养老金或耗尽!延迟退休有新消息 将这样推进
- 数字人民币|测试稳步推进 多数字人民币落地场景浮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