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高校提前打响2021年“就业战” 求职方向出现新变化

_原题为 高校提前打响2021年“就业战” 求职方向出现新变化
刚刚过去的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季还没让人缓过神来 , 最近几周 , 迎来集中返校没多久的各大高校 , 又开始提前布局2021届毕业生的“就业大计”了 。
“提前了解用人单位需求 , 打破固定思维 , 大胆拓展各类行业与领域 。 ”9月底 , 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办的2021届应届生就业校企交流会上 , 该校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曹姝婧说 。 这场交流会 , 比往年早来了半年多 , 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姜锋出席并给上海市外办、阿斯利康、中国工商银行等15家优秀用人单位颁发证书 。 曹姝婧介绍 , 2021年 , 学校会在原有的校企联动基础上 , 加强“走出去”力度 , 拓宽就业渠道 。
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注意到 , 受疫情影响的“特殊就业季”刚刚过去 , 2021届应届生“就业战”已经在各大高校打响 。
“就业热身赛”提前到来
8月中旬开始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研究生文柯(化名)每天都关注辅导员在年级群里发的大量秋招相关信息 , “说实话 , 很焦虑 。 作为明年毕业的学生 , 今年的特殊情况也是让我措手不及 。 ”此前 , 文柯本在寒假前就计划好2月开始实习 , 结果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她的计划延后了3个多月 , 一直到5月底她才得以向辅导员申请返沪 , 在上海开始实习 。
文柯算是“幸运儿” 。 受疫情影响 , 他的同学、本已经在武汉一公司拿到实习offer的大学生方成(化名) , 回河南老家过年 , 因为无法返回武汉而遭遇毁约 。
最近 , 复旦新闻学院的辅导员蔡老师每天都在年级公告群里推送秋招的最新信息 , 除了媒体就业信息 , 她也会推房地产、银行等行业的招聘信息 , 提醒同学们“里面有合适的岗位” 。
“学校和学院能做的就是和企业对接 , 提供就业岗位、就业信息给学生 , 学校就业办专门开讲座给学生讲简历、面试经验 , 前段时间还转发了教育部录制的就业前景分析、岗位分析的视频课程 。 ”蔡老师介绍 , 班级辅导员今年从学生们一返校就开始做“就业辅导” , “一般就是大家跟我一对一联系 , 从实习阶段就开始与有困惑的同学一对一电话单独聊 。 ”
而在上海外国语大学 , 提前到来的就业筹备工作被校方称为“就业热身赛” 。 今年8月 , 这所学校通过自有平台举办空中双选会 , 有意思的是 , 这场“双选会”针对的人群是“2021届毕业生” 。 近40家用人单位的近150个职位 , 向上外2021届学生开放 , 学生简历投递量近1500份 。
上外东方语学院2021届朝鲜语专业学生石雪童就通过双选会找到了一个律所的实习机会 。 小石的这个就业方向 , 让她跳出了以前的“固定思维” , “锻炼了我的综合能力 , 让我对求职更加有信心 , 感觉朝鲜语可以在不同行业发挥不同的作用!”
采访人员注意到 , 为了帮助2021届学生更好地研判就业形势、按需提升求职能力 , 上外还邀请各行业的校外专家为学生在线开展2021届专场求职能力提升训练营 。 训练营共8期 , 持续一个月 , 内容涵盖了职业规划、简历、笔试、面试等各个求职环节 , 在线收听达到8000人次 。
求职方向出现新变化
疫情之后 , 并非所有行业都迎来“求职寒冬” 。 面对特殊环境 , 2021届应届生开始特别关注一些“新的发展机遇” 。 今年7月 , 人社部联合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发布了9个新职业 , 其中“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 互联网营销师”等与互联网相关的职业占了5席 。
这些新职业的出现 , 引起了同学们的广泛关注 。 腾讯、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大厂”在秋招中开放的岗位相较于去年都有大幅增加 。 腾讯公布的数据显示 , 将面向2021年应届毕业生开放5000个岗位 , 总招聘量预计较去年提升42% , 这也是腾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校招 。 字节跳动秋招为应届生开放超过6000个工作岗位 , 这一数字超过了该公司往年同期招聘规模 。
互联网之外 , 医疗行业也成为2021届毕业生眼中的一个“风口” 。 前程无忧联合应届生求职网发布的《2020中国优秀大学毕业生需求和求职报告》显示 , 生物制药相关行业招聘量扩大 , 且医科毕业生的求职感觉最好 , 觉得“求职难”的学生比例最低 。
此外 , 许多之前对公务员和事业编制没有兴趣的大学生 , 也开始考虑这一职业发展方向 。 “我准备去考公了 。 主要因为经过疫情 , 想要更稳定一点的工作 。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研究生单林(化名)告诉采访人员 。
也有一部分即将毕业的高校学生面对莫测的求职环境 , 选择了继续学业 。 “之前我还打算本科毕业直接工作的 , 但疫情之后觉得还是先读个研缓缓更好 。 ”湖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李晓雯(化名)说 。
教育机构也成为近年越来越多高校毕业生的选择 。 但受这次疫情影响 , 这些机构的工作机会呈现“不稳定性” 。 安雨(化名)在杭州一教育机构负责招聘事务 , 他向采访人员透露:“很多学生因为疫情找工作艰难 , 而教育机构门槛相对较低而来 。 不过留存率不高 , 预计他们在明年暑假前就会‘跑路’ 。 ”
年轻人已提前预判“海归竞争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