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脸识别,要方便更要安全( 二 )


有专家称 , 当前 , 网络黑市中售卖的人脸信息并非单纯的“人脸照片” , 而是包含公民个人身份信息(包括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手机号等)的一系列敏感数据 。 如果人脸信息和其他身份信息相匹配 , 可能会被不法分子用以盗取网络社交平台账号或窃取金融账户内财产;如果人脸信息和行踪信息相匹配 , 可能会被不法分子用于精准诈骗、敲诈勒索等违法犯罪活动 。
人脸数据只是一个缩影 。 当前 ,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 , 已成为信息时代国家重要战略资源 , 数据安全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

360集团首席安全官杜跃进认为 , 目前 , 数据安全现状有两个关键词:恐慌、混乱 。 “恐慌”表现在很多普通人以及企业非常担心数据安全出问题 , 但是会出什么问题说不太清楚 , 甚至有一些人担心“手机无时无刻不在监听着自己”;“混乱”表现在产业界等尚不知道该如何解决数据安全问题 。 窃取、滥用和误用是当前数据安全面临的三大难题 。 从数据安全发展趋势看 , 痛点在加强、需求在加快、动作在加大 。
在于佳宁看来 , 数据安全已经不仅仅是个人隐私问题 , 更是网络安全甚至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 他表示 , 我国目前在数据安全方面已建立部分法律法规 , 总体数据安全保障体系正在逐步建立 , 但数据安全还存在一些痛点和隐患 。 例如 , 个人和企业数据普遍托管在中心化互联网平台 , 无法控制数据的使用和流动 , 导致个人数据被滥用 , 且数据价值和收益分配极为不合理 。 总之 , 我国数据安全保护体系仍然亟待完善 。
闫晓丽介绍 , 目前 , 我国确立了数据安全的基本制度 , 包括数据分类分级、重要数据出境安全评估、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等 。 相关部门落实法律要求 , 通过个人信息专项治理、数据安全合规性评估等工作 , 促进了企业和机构数据安全管理能力的提升 , 以及社会各界数据安全意识的提高 。
【中年|人脸识别,要方便更要安全】
“但整体看 , 我国数据安全保护还处于较低水平 。 ”闫晓丽说 , 非法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的情况屡见不鲜 , 人脸数据等个人信息买卖黑色产业链屡禁不止;尤其是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领域 , 尚未建立起针对重要数据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 , 企业数据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和事件处置能力还较为薄弱 。 此外 , 针对数据流通各环节的安全风险 , 相关企业的数据安全保障能力也有待提高 。
中年|人脸识别,要方便更要安全
本文插图

工作人员在郑州地铁紫荆山站刷脸过闸 。 新华社发
3 个人信息采集应“正当化” , 从源头上确保数据安全
【案例】
如今 , 人脸识别也进入了校园 。 一些学校除了运用人脸识别技术进行校园智能安防外 , 还在“试水”用人脸识别保证出勤率和提高听课效率 , 不仅能全程监控课堂 , 就连学生发呆、打瞌睡和玩手机等行为都能识别出来 。 有学生表示 , 一举一动都被摄像头监视 , “让人后背发凉” 。 专家认为 , 人脸数据采集应“正当化” , 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的基本原则是被监控者知情同意和最大程度隐私保护 。

对于人脸识别 , 不能抱“鸵鸟”心态、不能因噎废食 , 要进一步规范、谨慎应对 。 专家建议 , 立法机关应划定人脸识别技术的使用红线;监管部门也应对恶意泄露他人人脸和身份信息的违法行为予以坚决制止 。
“目前 , 数据安全问题之所以非常突出 , 部分原因在于当前数字身份、数据确权、数据溯源和交易等方面的机制还不够健全 , 技术也不够完备 。 ”于佳宁说 , 区块链被认为是一种“为数据而生”的新型技术 , 借助区块链可以在数据安全保护的同时 , 实现“数据价值最大化” 。 基于区块链的公私钥体系 , 可以确立统一化数字身份 , 进而实现数据的确权、有序流转、可溯源和防篡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