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祝君|【决战脱贫前线】在凤凰古城,她被苗银之美击中……
“我宁愿跑起来被绊倒无数次 , 也不愿规规矩矩走一辈子 。 ”执着的张祝君把苗族银饰产业化 , 笃定传承非遗文化 , 助力脱贫攻坚 。
本文图片
本文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本文刊于《中国妇女》杂志
本文图片
张祝君 苗族 , 湖南省凤凰锵锵银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 , 曾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等荣誉
很多人对苗族的第一印象 , 就源自苗女身上从头到脚叮铃咣铛的银饰 。 然而苗族银饰锻制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却不尽如人意 , 因为机器制造的银饰价格低廉 , 传统手工艺面临失传 。 “我宁愿跑起来被绊倒无数次 , 也不愿规规矩矩走一辈子 。 我要让苗族银饰走出湘西大山 , 要用苗族自己的文化来脱贫致富 。 ”张祝君骨子里满是豪气 , 说的笃定做的坚决 。
被苗银之美击中
从凤凰古城向西徐行10公里 , 就是凤凰新地标——凤凰之窗文化旅游产业园 , 张祝君的“锵锵银饰”便开在这里 , 前店后厂 。
“苗族银饰以大为美 , 一个经典的苗族大银角几乎为佩戴者身高的一半;以多为美 , 耳环挂三四只 , 叠至垂肩 , 项圈戴三四件 , 没颈掩额 , 有的银衣 , 一套由数百个部件组成;以重为美 , 苗族美女的篓花银排圈讲究越重越好 , 你猜重的有多少?七八斤!”一袭红裙 , 明朗笑容 , 张祝君这样向采访人员讲述苗银之美 。
本文图片
楼下柜台 , 陈列着上千种银饰 , 楼上一个小博物馆式的展厅里 , 单是苗银拉丝工艺制作工序的介绍 , 就包括化银、捶打、拉丝、搓丝、掐丝、镶嵌加固、洗涤七个步骤……
而一套“年年有余—蝶恋”银绣首饰 , 银的刚与绣的柔并济 , 鱼与“余”谐音 , 蝴蝶是幸福和爱的象征 。 每款银饰品从设计到制作 , 往往会耗费3~4个月 , 同时蕴藏了设计者和手工匠人多年理念和技艺的积累 。
2013年 , 张祝君从首都师范大学本科毕业 , 回到湘西州 , 帮父亲打理物流公司吉首分公司 。 凭借所学专长 , 作为行业新手的她在第一年就让公司利润同比增长了近20% 。 两年间 , 就在所有人认为她会继承家业的时候 , 因个人感情的失意 , 她只身来到凤凰古城旅行“疗伤” , 没想到 , 一下子爱上了这个浪漫的地方 。
“当时我连住了一周的客栈 , 每天就坐着发呆 , 望着沱江缓缓荡涤我的忧伤 。 看着街上游人如织 , 痛定思痛后我想 , 就是投资个小吃店 , 一年也能挣个十几万 , 不能再颓废下去了 。 ”
于是 , 一切“翻篇” 。 从熟悉的物流开始 , 张祝君在凤凰的头两年里 , 做过微信平台、广告设计、活动策划等许多工作 , 最终 , 涅槃重生的她 , 被苗银文化击中了 。
在她看来 , 世上把白银当作一种文化载体 , 演绎到璨若星河的民族 , 惟有苗族 。 凤凰是苗族概念旅游景区中最大的符号 , 凤凰的银饰市场 , 只会越来越大 。 尤其颜值和个性交相辉映的时代 , 创新设计为王 。 她很自信:“我有做网络自媒体的经验 , 会为古朴的传统技艺赋予时尚元素 。 ”
本文图片
让苗银文化“锵锵”强
为了寻找最原始的苗族银饰工艺 , 张祝君的足迹踏遍了禾库、腊尔山、山江几乎所有的原始古村落 。 “偶然的机会 , 因为陪同一位采访非遗的采访人员探访苗银 , 我深入了解了苗银的发展状况 , 寻访了真实的苗银匠人 , 发现传统锻造手工艺成本高面临失传窘境 , 银匠的孩子不愿接班 , 就连国家级传承人也生活不易 , 而凤凰市场上却充斥着外地机器制造的廉价银饰 , 我希望能做一个有态度的苗银文化传播者 。 ”
在张祝君看来 , 比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社会价值 , 把古老的银饰文化保护传承下来 , 培养一批文化匠人 , 让当地更多困难群众就近就业 , 让更多留守儿童有父母陪伴 , 才是她创立“锵锵银饰”的初衷 。
2016年 , 张祝君一边做市场调查 , 一边寻找合作伙伴 。 花了近三个月 , 她走访了湘黔苗区大部分从事苗族银饰的手工艺师傅 , 考察了多家银冶炼的企业 , 决心将苗族银饰产业化 。
为响应凤凰县招商引资的政策号召 , 也为企业能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 张祝君想说服合作伙伴让企业进驻凤凰之窗文化旅游产业园 。 然而 , 不但没得到合作伙伴的支持与理解 , 还终止了合作 , 撤走了所有投资 。 “当时我仅有的资金都投进去了 , 短时间里到哪儿去筹那么多的钱呢?”看到眼前一片光明 , 却一时找不到出路 。 “我拜访了多家投资人 , 在打出第N+1个电话后 , 终于有家商会愿意出资入股、一同发展 。 ”
百折不挠的张祝君成功创办了锵锵银饰 , 并进驻了凤凰之窗文化旅游产业园 , 以自主设计+现代化工厂前期初加工+传统银匠后期精加工+自主销售的模式 , 既降低了生产成本 , 又保留了苗银特色 , 也培育了一批手艺人 , 还打造了全新的产业链 。
即使2020年遭遇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 , 张祝君也十分淡定 , “疫情对整个旅游业影响很大 , 我们也未能幸免 。 不过 , 公司网络部发挥了重要作用 , 带着公司30多个姐妹学‘直播’ 。 既缓解了人工开支压力 , 又增加了收入 。 相信会迎来市场的暴发期 。 ”
本文图片
少一个留守多一家脱贫
集凤凰苗银非遗文化展览馆、非遗传承人作品交流中心、大件银制品集散地、线上线下销售于一体 , 自2016年开业以来 , 张祝君的公司年销售600多万元 , 以留守妇女为主 , 还为150多名建档立卡户提供就近就业 , 间接带动就业500余人 。
张祝君的父母早年外出广东打工 , 1989年 , 张祝君在龙山县出生后 , 就一直作为“留守儿童” , 跟着爷爷奶奶长大 。 “所以我比别人更懂得留守儿童的痛楚 , 帮助一个留守妇女就业就是助力一个家庭脱贫 。 ”
在采访人员的采访中张祝君说 , “优先录用建档立卡的本地贫困户是我们的招聘特色 , 每天都有1小时为女员工免费进行文化培训 , 她们很珍惜这份工作 , 技能和收入越来越高 , 家庭地位也越来越高 。 ”
本文图片
张祝君还记得有位叫林玉的女员工 , 家中因病致贫 , 但在此工作后 , 每年都有三四万元的收入 , 还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员工 。 “当年在政府补贴贫困户的专场招聘会上 , 我们没设年龄、性别、学历等硬性要求 , 只写着‘有激情、有责任、有能力 , 就来咨询’的广告 , 很多人都不敢过来 , 但她大着胆子来问 。 ”
林玉担心做不好不给工资 , 张祝君说你来试工一周 , 工资按天给你结算 。 后来 , 林玉不仅做得好脱了贫 , 还提交了应聘主管的申请……像林玉这样从贫困户蜕变为优秀员工的本地妇女有很多 。
在脱贫攻坚的路上 , 张祝君还带动周围一些企业一起加大招聘贫困户的力度 。 “每次我参加创业交流活动 , 都会和创业者们说 , 多招聘贫困户不仅能为脱贫攻坚作贡献 , 企业还可享受国家的用工补贴 , 如果需要做文化知识、礼仪方面的培训就找我 。 ”
在张祝君的鼓励和带动下 , 凤凰县创协的会员单位在招聘广告中都加上了一句话:“优先录用建档立卡的贫困户” 。
【张祝君|【决战脱贫前线】在凤凰古城,她被苗银之美击中……】张祝君说:“凤凰旅游经济光鲜亮丽的背后 , 在‘两山’苗族聚集地 , 很多妇女也在利用手工技能传承文化 , 实现自我价值 , 助力凤凰发展 。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 , 让苗银文化发扬光大 , 带领更多的乡亲们脱贫 , 创造小康新生活 。 ”
推荐阅读
- 火星|拍摄11064张照片后,火星毅力号看到了什么?这次还真看到了
- 陈松伶让张萌吃大蒜配面包,婆婆随口一句话被全网骂!
- 地球|地球是一颗多大的行星?看看这10张太阳系天体对比图
- 血管|25张不寻常的照片,带你领略不一样的大自然
- 一张豆皮,一把韭菜,做人见人爱的素食小炒,简单易做,好吃不贵!
- 张小蜂|来自阿拉伯海的“厚”礼
- 鸡蛋不用水煮了,只需一张纸,1分钟煮一锅,鸡蛋不破皮软嫩好吃
- 草莓|会理城南街道石庄村的张兴宁:绿色种植有妙招,草莓不愁销。
- 春饼这样做又薄又软特好吃,按照这做法一锅烙两张,不开裂不发硬卷啥都很香
- 宇宙|指数爆炸:一张纸对折103次后,将填满整个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