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名家谭元寿辞世:一生知遇遍梨园,至今传唱谭家腔( 二 )

  第一个崇拜的是杨小楼

  肖长华为其起名谭元寿

  幼年时 , 谭元寿经常观看京剧大师杨小楼的表演 , 高大英武的身影 , 深深印刻在他的脑海里 , 杨小楼成了谭元寿一生中的第一个崇拜者 , 而他对谭元寿的那句期许“快长大、把戏唱、成好角、名天下”日后娱乐新闻也真的成真了 。 童年时 , 谭元寿就随父亲常去余叔岩家学戏 , 余叔岩向他父亲传授的余派唱腔和动作要领 , 使得幼年的谭元寿梦里、记忆里都是余派唱腔 , 甚至影响了他的艺术人生 。

  10岁进入富连成科班学艺的第一天 , 前辈大师肖长华给他起名谭元寿 。 在富连成科班的七年里 , 谭元寿学演了近百出戏 , 打下深厚的艺术功底 。 1952年他在上海为抗美援朝募捐义演 , 连演了15场《野猪林》 , 这期间周信芳大师专程来看戏 , 提点他如何运用眼神和身段 , 并鼓励他向老祖宗学习 , 文武兼备 。 受宠若惊的谭元寿感念了一辈子 。 叶盛兰的知遇之恩更让谭元寿刚从富连成科班毕业 , 就到他的育华社担任了二牌老生 。 荀慧生也特邀谭元寿参加他的剧团 , 为其配演二牌老生 。 这些 , 对于一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来说无疑是至高的荣誉 。

  谭元寿从不讳言自己的偶像是李少春先生 , 李少春先生演《野猪林》、演《打金砖》 , 甚至演猴戏 , 他都跟着学演 。 那个时候 , 没有服装 , 李少春就借给他 , 并教导他唱文戏要讲究劲头儿 , 武戏也同样要讲究劲头儿 。

  连演40场《沙家浜》

  登上个人艺术高峰

  幼年时随父亲谭富英去上海黄金戏院演出 , 是谭元寿人生中第一次正式登台见观众 。 当时程砚秋和谭富英带着他唱了一出《汾河湾》里的娃娃生 , 那一年 , 谭元寿才五岁 。 虽因年纪小未能实现尚小云说的“等你长大了我带着你唱戏”的愿望 , 但后来谭元寿与尚长荣合作了30多年 。 至于谭梅两家的交往 , 可谓一段梨园佳话 , 梅兰芳大师在谭元寿20岁时就曾亲自打电话请他从上海赶回北京 , 陪梅葆玖在北京唱了一场戏 , 还在家中给谭元寿和梅葆玖说了《打渔杀家》和《大登殿》两出戏 。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不久 , 谭元寿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京剧团 , 并随团去朝鲜慰问志愿军 。 此时其祖父谭小培已病重 , 但仍鼓励谭富英和谭元寿去朝鲜前线慰问 。 待谭元寿和父亲归来时 , 祖父已经离开人世 , 他也因此体会到忠孝不能两全 。

  上世纪50年代 , 谭元寿和父亲参加了北京市第一个国营京剧团 , 从此成为文艺工作者 , 也开始被马(连良)、谭(富英)、张(君秋)、裘(盛戎)、赵(燕侠)长时间提携和栽培——马连良亲自给他说戏;张君秋器重他 , 从演韩琪到杨六郎直到后来跟他同演《龙凤呈祥》中的刘备;裘盛戎主动邀请他一起演全部《将相和》和《连环套》 。

  1962年 , 谭元寿随北京京剧团受周恩来总理委派赴香港演出 , 有幸见到了孟小冬 。 孟小冬看了《失空斩》后的鼓励 , 成为他一生中的幸事 。 在演现代戏的年代里 , 赵燕侠带着他和马长礼、刘秀荣、洪雪飞等人共同创作演出了现代戏《沙家浜》 。 那个时候 , 谭元寿曾连演过40场《沙家浜》 , 登上了自己艺术生涯的一个高峰 。 谭家四代人都在北京京剧院工作 , 这里也是谭家的根据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