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峰终定理和打造峰值体验的方法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峰终定理和打造峰值体验的方法
编辑导读:“峰终定律”的意思是:我们的体验记忆是由两个因素决定 , 高峰和结束时的感觉 , 无论是好的不好的 , 我们感受最深的那刻 , 将会定性我们对这次体验的印象 , 这里的“峰”与“终”其实这就是所谓的“关键时刻MOT”。
大多数产品追求的就是打造峰值体验 , 本文作者从峰终定理的概念出发 , 对构成“峰值体验”的具体因素和方法展开了分析梳理 , 与大家分享 。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峰终定理和打造峰值体验的方法
本文插图

体验经济时代下 , 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能给用户留下深刻印象呢?如何进行产品定义才能引起消费者冲动购买呢?怎样设计服务流程才能让顾客想要再次体验呢?
这些问题很大程度都取决于“峰值体验” , 应对的方法其实也有规律可循 。
一、峰终定理
首先和大家科普一个知识点——“峰终定理” , 由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提出 , 人们对体验的记忆一般由2个核心因素决定:

  1. 峰值:正向或富祥的最高峰;
  2. 终值:结束时的感觉 。
整个过程中其他部分的好与不好、时间长短 , 对体验的记忆都没太大影响 。
“有效性错觉示例”(来源:网络)
在他早期的研究中 , 曾提出过“有效性错觉”理论 ,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认知错觉 。 相关实验发现人们的直觉分析能力很差 , 所以所谓的体验记忆中经常出现一些片面甚至不准确的感受 , 这也是启发他后来研究出“峰终定理”的基础之一 。
关于“峰终定理”的实际运用 , 著名产品人梁宁老师在《产品思维30讲》中也举过宜家的例子 。
宜家的购物体验统计图(来源:《梁宁·产品思维30讲》)
虽然许多地方体验并不好(规定购物路线 , 不管买不买产品都得按路线图走完整个商场;店员很少 , 需要自己从货架上把货物搬下来) , 但导致大多数人觉得宜家购物感受不错的原因却是峰值(在精致的样板间里试用产品)和终值(出口处1元的冰淇淋;免费的会员咖啡)所带来的体验 。
梁宁老师在强调峰值和终值决定体验记忆的同时 , 还补充了一个前提 , 那就是不能突破用户的忍耐底线 。 例如PC时代 , 用户对页面打开的忍耐底线平均数是7秒 , 如果等了7秒还没打开 , 99%的用户都会离开页面 , 即使峰值体验做的再好 , 用户也没兴趣等了 。
因此 , 某些“决定性时刻”比其他大部分时间重要得多 。 许多心理学家在大量研究后证实 , 某些经历不仅不会随遗忘曲线逐渐淡化 , 反而会记忆犹新 , 这就是心理学中所谓的“记忆隆起” 。
那么 , 如何才能给人留下“记忆隆起”呢?
二、构成“峰值体验”的因素
斯坦福大学的福格教授结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 , 提出了一种前沿的心理学理论“行为设计学” , 可以帮助人们营造“决定性时刻” , 比如怎样包装产品能让消费者看了就想购买?怎么策划游戏能让玩家花更多钱充值消费?如何设计教育软件能让学生花更多时间学习?福格教授的许多学生通过这套理论的应用创业成功 , 因此 , 这套理论也被美国硅谷创业圈奉为“圣经” 。
斯坦福大学的另一位教授 , 奇普·希思(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组织行为学教授)和自己的兄弟丹·希斯(杜克大学社会发展中心高级研究员)也长期研究这一领域 , 共同编写了《行为设计学:打造峰值体验》 , 书中提出了构成“峰值体验”的4个因素:
  1. 欣喜:超越以往的体验 , 让人感觉到专注、享受、惊喜、干劲十足 , 例如比赛、表演、演讲等活动自带峰值体验;
  2. 认知:当人们恍然意识到自己的能或不能时 , 那种醒悟、厌恶、心碎、狂喜的情绪 , 让人铭记终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