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商报|商报二十年征文|在自由的天空下翻飞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商报二十年征文|在自由的天空下翻飞
袁伟
石油商报|商报二十年征文|在自由的天空下翻飞
本文插图

“你好 , 我是石油商报采访人员 。 可以进来吗?”
2001年年初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位于六辅炕的总部大楼某部门主要领导的办公室 , 敲门的是一位邋里邋遢的年轻人:头发蓬乱、胡子拉碴、衣衫不整 , 但精神状态挺好 , 这就是20年前的我 。
入伙起事
38岁那年 , 2000年11月 , 我来到北京 , 应聘刚创刊的《石油商报》采访人员 。 当时的《石油商报》已经挂牌成立 , 处于试刊阶段 。 首任社长张海云当天晚上请我吃了一顿饭 , 并安排我在六铺炕的一个二层小楼里住下 。
第二天就安排我去京郊采访 。 我当时对北京不熟悉 , 上车后一看 , 车上的人一个也不认识 。 汽车七拐八拐 , 我迷迷糊糊地就到了一座办公楼前 , 一抬头 , “长城润滑油”几个大字映入眼帘 。 采访倒还顺利 , 拿资料 , 相关媒体采访人员先是听总经理介绍企业发展 , 然后就是听他关于希望中国石化润滑油品牌整合为“长城“的介绍 。 回来后 , 写了一篇通讯 。
这篇稿子是在当时的情报所办公楼六楼的一间大办公室写的 , 我的工位在第二排 , 前面是孙秀娟 , 我的河南老乡 , 亲切而又干练 。 左边隔一个工位 , 是一个姑娘 , 长得漂亮 , 说话的声音还特别好听 。 后来才知道她叫王冷 。 “怎么起这么个名字?“我当时想 。 总是埋头工作的周勇总编辑、冷艳的高丽萍、朴实的石卫、沉默的梁刚、勤勉的邱美云、活波的刘慧吉、严肃忙碌的孙红、一本正经的卢伟、沉稳持重的王建华、王树勇副社长好像也在这一层 , 他手里总是拿着清样在看 。 偶尔出现的 , 还有一个留着长发的帅气小伙子 , 后来才知道 , 他叫李如明 。 报社在四楼也有一间办公室 , 主要是海云社长 。 在四楼和六楼之间忙上忙下的 , 是一个叫邓忠英的四川姑娘 。
第一次进京 , 待了大概半月时间 , 写了几篇稿子 。 走的时候 , 海云社长就说了一句话:“要是那边能放得下 , 那就来吧 。 “也就是说 , 对我的招聘通过了 。
元旦过后 , 我办完了原单位的停薪留职手续 , 重返北京 。 此时 , 四楼又出现一位年轻帅气的小伙子 , 面部棱角分明 , 倍儿精神 。 后来才知道 , 他叫林勇 , 大家都叫他小林子 。 还有一位 , 神龙见首不见尾 , 偶尔出现一次 。 他戴着一副黑边眼镜 , 文质彬彬 , 说话时语调低沉而质感 , 陪我和海云吃过第一顿饭之后 , 就再也没有见过 。 后来才知道 , 他叫张开宇 。
认识了这些人 , 我就算入伙了 。
胡作非为
进入《石油商报》的第一个办公地点在集团公司大楼的三楼 , 是《中国石油报》北京新闻工作部的一张办公桌 , 正是在此期间 , 因为有出入证 , 我才得以在集团公司办公楼里深入采访 。 大概半年后 , 办公室又挪到洲际大厦8楼 , 股份公司电子商务部 , 为的是协办《电子商务专刊》 , 是海云社长提前已经谈好的项目 。
2003年年底 , 电子商务部的驻站结束了 。 刚到洲际大厦那会儿 , 我一个人也不认识 , 驻站两年多 , 积累了大量人脉关系 , 毕竟在机关食堂吃饭 , 大家混个脸熟 , 勘探与生产、炼油与销售、化工与销售、总裁办、财务部、规划计划部 , 咱都有熟人了 , 而且有些还混成了朋友 。 2004年 , 利用这些人脉关系 , 我采访了一些重点项目 , 通过深度报道和协办专栏专版的方式 , 艰难地完成了当年的经营任务 。
2005年3月底 , 我和小林子在一起聊天 。
“老袁 , 我跟江总关系不错 , 他调长庆局当一把手了 , 咱去一趟 , 我拉赞助 , 你帮我写稿子 , 咋样?“小林子挺诚恳地对我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