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WeWork中国本土化运营,共享办公路在何方?

轻资产化运营能否令共享办公“劫后余生”?
近期 , WeWork中国获挚信资本2亿美元追加投资 , 挚信资本运营合伙人姜跃平出任WeWork中国代理CEO , 标志着WeWork中国实现全面本土化运营 。 此前 , 优客工场以SPAC(海外借壳上市)模式再次向美国资本市场发起冲击 , 拟寻求在纳斯达克上市 。 共享办公行业迎来发展新阶段 。
共享办公随着“共享经济“的大势起伏 , 在经历了2018年行业并购潮、2019年WeWork估值滑铁卢之后 , 受到今年疫情影响 , 共享办公也需要调整转型 , 企业定制化服务 , 轻资产运营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 。
“曲线救国”:
WeWork中国化、优客工场借壳上市
共享办公行业又有新动态 。 9月24日 , WeWork宣布 , WeWork中国获挚信资本2亿美元追加投资 , 挚信资本运营合伙人姜跃平出任WeWork中国代理CEO , 这也标志着WeWork中国实现全面本土化运营 。
自2016年WeWork进入中国以来 , 已经在上海、香港、北京等12座城市 , 建立超过100个社区 , 为超过6.5万名会员提供办公解决方案 。 自2018年以来 , 挚信资本为WeWork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据了解 , 通过此轮追加投资 , 挚信资本成为WeWork中国的控股股东并将长期持续投资 , 同时继续给予WeWork中国在品牌、科技、跨国战略资源等方面的支持 。
姜跃平表示 , “这标志着WeWork中国全面实现决策和管理本土化、产品及业务本土化、运营和效率本土化 , 从一家跨国企业的中国子公司正式成为兼具全球品牌优势及战略资源的中国企业 。 ”
作为同行 , 氪空间高级副总裁庞程玲向新京报贝壳财经采访人员表示 , WeWork在过去2-3年在中国的快速扩张 , 有很庞大的空置面积需要快速去化 , 若想实现盈利 , 需要更精细化的管理和更本土化(接地气)的运营 , 包括但不限于调整更符合市场的单社区面积和区位的选择 , 运营成本精细化的控制和更高效的营销角度的决策和覆盖 。 本土化运营管理一定是正确的方向 。
事实上 , 随着去年WeWork上市折戟沉沙之后 , 共享办公行业进入资本冷遇期 。 2019年12月 , 另一共享办公玩家优客工场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注册声明 。 今年8月 , 优客工场撤回该申请 。 优客工场称 , 鉴于当前的资本市场状况 , 公司正在考虑其他替代方案 , 并决定目前不进行拟发行证券的发售和出售 。
不过 , 优客工场对资本市场仍念念不忘 , 不久决定以SPAC(海外借壳上市)模式再次向美国资本市场发起冲击 。 北京时间8月20日 , 优客工场及SPAC公司Orisun Acquisition Corp向美国SEC公开递交招股书 , 拟寻求在纳斯达克上市 。
互联网观察家丁道师表示 , 近年来共享办公行业进入调整阶段 , 叠加疫情令一些企业雪上加霜 , 面对这种情况 , 资本市场自然而然对行业的估值也会降低 。
“共享办公所带来的空间升级、服务和社群其实是办公升级的一种体现 , 对于企业而言是有价值的业态 , 但另一方面 , 无论资本还是行业玩家本身 , 现阶段最关注的都是产品的造血能力 , 共享办公还是要回归生意本质 , 资本不会为不赚钱的模式买单 。 ”氪空间高级副总裁庞程玲认为 。
疫情下求生:
关闭部分门店 , 大型互联网企业整租
“共享办公空间服务挺好的 , 就是费用比较高 , 疫情期间公司安排回家办公 , 疫情之后 , 就租了传统写字楼 。 ”一家初创企业负责人王阳(化名)表示 , 疫情后 , 一些写字楼房租降了不少 。
创办于2010年的WeWork是共享办公行业的先行者 。 2014年 , 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在美国参观了WeWork之后 , 决定把共享办公概念引入中国 , 随后推出了SOHO 3Q 。 此后 , 优客工场、氪空间等国内企业相继问世 。
2018年后 , 共享办公迎来了洗牌潮 。 优客工场当时就认为 , 行业已进入了“整合阶段” , 共享办公进入“巨头”时代 。 此后优客工场加快了并购速度 , 当年完成了对洪泰创新空间、无界空间、Workingdom的并购 , 以及同爱特众创、方糖小镇签署并购文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