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林|探寻一家老牌军工厂的精神图腾
擦亮“军工制造”的金字招牌
——探寻一家老牌军工厂的精神图腾
■邢 哲 何小娟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工厂技术人员用长尺、铅笔等简易工具绘制产品图纸 。资料图片
西南山城重庆的一个小山村 , 一排排斑驳厂房坐落于道路两旁 , 在岁月的洗礼下成为一个个鲜明的地标 。
距离这里数百公里的四川彭州 , 一座现代化厂区屹立在城区中心 , 厂区内树木葱郁、风景如画 , 镌刻在办公楼顶的“晋林工业”四个大字熠熠生辉 。
不同时间 , 不同地点 , 讲述的却是同一家企业兵器装备集团成都晋林工业制造公司(前身为国营157厂)的故事 。
对每一位“晋林人”来说 , 这两个地标有着非凡意义 , 在企业发展壮大的道路上 , 留存着他们奋斗的足迹 。
艰苦的环境从来不缺奋斗的激情 , 一个个感人至深的创业故事在这里蕴藏——
这是一家有着历史底蕴的老牌军工厂 。1965年 , 为响应毛主席“三线建设要抓紧”的号召 , 国营157厂应时而建、姓军而生 。
建厂之初 , 条件艰苦超乎想象 , 缺人才、少资金、无材料、没有生产场地……每一项难题都是横亘在他们面前的“拦路虎” 。纵使困难重重 , 大家从未想过放弃 , 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要用自己的努力 , 让祖国的军工事业腾飞” 。
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拼搏精神 , 在这片热土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工人们白天拿起锹镐挖坑道 , 晚上加班加点抓生产 。他们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 , 喝的是稻田水、住的是临时工棚 。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 , 工厂不到一年时间就建成一条完整的生产线 。
这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 。1967年6月29日 , 历经10个月艰苦攻关 , 工厂成功组装了第一台产品 。从此 , 国营157厂开始了“从军报国”的光辉历程 。
理想丰满 , 现实却很骨感 。那时候 , 我国工业基础薄弱、专业技术人才匮乏 , 国产武器被打上“粗制滥造”的标签 , “器不如人”的现状深深刺痛了每一名军工人的心 。“国防工业不能受制于人 , 自己的装备还要自己造 。”工厂职工们决心改变这一现状 。
从那时起 , 一份科技强军的时代考卷摆在他们面前 。他们根据企业自身优势 , 灵活调整发展战略 , 以研发产品为突破口 , 力争所研制新产品尽快定型并纳入国家重点装备 。
“炎炎夏日 , 外场气温接近40℃ , 一群眼眶浮肿、声音沙哑的工人们顶着烈日为获得某型产品的试验参数而忙碌着 。那一年 , 他们几乎没休过一天假 , 未回过一次家……”在一本名为《光荣之旅》的书中 , 记录了国营157厂的那段峥嵘往事 。
当时 , 电脑还未普及 , 这些工人靠着长尺、铅笔 , 用最“笨”的方法夜以继日地绘制产品图纸 。他们采用全新的制造工艺 , 有效降低了试验中的意外风险 , 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 。
辉煌的成就 , 源于对品质的极致追求 。从雪域高原到大漠戈壁 , 他们带着产品走南闯北 。烈日下、寒风中 , 他们反复试验、采集数据 , 确保产品性能稳定后 , 才定型生产交付部队 。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这句口号已经深深地融入到每位“晋林人”的骨子里 。专注精品、精益求精 , 是擦亮“军工制造”这块金字招牌的不二法门 。
上世纪80年代 , 在兵器行业高速发展的大好形势下 , 成都晋林工业制造公司乘势而上研发出了减震器 , 成功坐上了全国减震器行业领头羊的宝座 。
上世纪90年代初 ,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 , 大批军工厂转型生产民品 , 许多军用产品外贸订单锐减 , 企业“无米下锅” 。
面对前所未有的压力 , “晋林人”开始了一场“突围之旅” 。
在综合分析当时市场形势后 , 他们发现某型产品颇具发展潜力 。研发新品意味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 可当时企业正面临入不敷出的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