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贫困村|立志改变“老三样”的生活 雪山下,崛起一片绿洲( 三 )


“眼睛上天堂 , 身体下地狱 , 精神回故乡” , 对于对口支援干部的这句玩笑话 , 在石渠县的采访中 , 我们有了切身的体会 。“高原反应在这里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即使现在 , 我们这批对口支援队员也不敢说完全适应了这里的气候 。”金牛区对口支援队副领队周勇说 。
平均海拔4500米 , 空气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区的50% , 最低气温-40℃——在被称为“生命禁区”的石渠 , 金牛区对口支援工作队队员积极发扬“缺氧不缺智慧、缺氧不缺精神、缺氧不缺信念”的精神 , 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 。
对口支援干部邓先庆耳朵出血 , 以为是高反 , “拖一拖 , 就扛过去了” , 结果病情越拖越严重 , 最后到医院就诊时 , 医生埋怨说 , “再来晚点就要危及生命了!”
对口支援干部陈伟达 , 通过两个月的走村入户调查研究 , 在真达乡党委的帮助下 , 为乡上的两大产业制定了5年规划 , 同时创建了真达乡神鹿谷微信公众号 , 将真达乡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大力宣传出去 。
驻村干部安满福 , 积极协调金牛区红十字会资金10余万元改善乡村路灯建设和提高农机产能 , 协调原单位营门口街道办事处投资2万余元建设巩固村“文化墙”、党建宣传阵地 。
“高原的条件确实很艰苦 , 但是看到群众一天天过上好日子 , 我们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按照相关规定 , 45岁以上可以不参加对口支援 , 但是两年前已经49岁的周勇却主动请缨 。作为副领队 , 在大雪封山的季节 , 他依然坚守在石渠 。“如果组织批准 , 我愿意在石渠再干两年!”
【就业,贫困村|立志改变“老三样”的生活 雪山下,崛起一片绿洲】“金(牛)石(渠)”情牵 , “生命禁区”变了样 。在石渠县城有个标志性的雕塑:一头金光闪闪的牦牛 , 高昂的头颅指向成都 , 当地居民告诉采访人员 , 黑色的牦牛被塑成了金色的形象 , 就是“金石”情谊的见证 。成都传媒集团采访人员 孟骅 赵一 摄影 吕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