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气球,不止装饰( 二 )


NASA提出了将气球利用程度和效益最大化的方针 , 建有德州巴勒斯登、新墨西哥州萨姆纳堡气球站和阿拉斯加Fairbanks基地 , 1990年在南极McMurdo(70.5°S , 157.5°W)建站开展绕南极的长时间飞行 , 还与巴西、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合作开展南半球越洋飞行 。 美国气球活动规模大 , 气球体积多为30万~110万立方米 , 最大170万立方米 , 载荷最重3.6吨 , 共发放2000多次 , 与NASA的空间计划密切配合 , 取得显著效益 。
科学|气球,不止装饰
图4 典型的科学气球配置 , 112 万立方米气球起飞时高度200米 , 高空展开直径140米
科学|气球,不止装饰
图5 典型的动态式气球发放:气球头部由滚筒约束充氦气 , 吊舱锁定在移动平台上待球体升起并超前后解锁 。 右上为高空胀满的气球及下部的排气管
科学|气球,不止装饰
图6美国在巴勒斯登站发放气球的航拍照
1998年NASA启动了超长时间气球计划(ULDB) , 致力于发展大型超压气球 , 目标是体积73.6万立方米 , 高度35千米 , 2吨载重 , 定高飞行100天 , 能力堪比卫星 。 超压气球在日落时内部压力降低而体积不变 , 可长时间定高飞行 , 但技术难度很大 。
ULDB虽比原计划滞后 , 但技术进展显著 。 2009年在南极创造了20万立方米超压气球定高飞行54天的记录 , 2013年53.22万立方米超压气球载2吨多载荷飞行了32天 , 2016年在新西兰又发放成功53.22万立方米超压气球(编号662NT) , 携1.25吨的康普顿分光与成像仪(COSI) , 在33.5千米高度飞行46天 , 吊舱在秘鲁降落回收 。
科学|气球,不止装饰
图7美国ULDB超压气球的
科学|气球,不止装饰
缩比实验 , 球形采用南瓜形 , 一种外形稳定的欧拉体
科学|气球,不止装饰
图8携带COSI的662NT超压气球起飞情景 , 右上为升限飞行中的超压气球
同时期 , 利用南极夏季不落日和极涡环形气流条件 , 美国大型重载零压气球南极长时间飞行取得很大成功 , 1995~2012年进行了44次飞行 , 其中22次绕极单圈(8~20天) , 6次双圈(20~32天) , 4次三圈(35~42天) , 最长55天 , 至今共飞行56次 。 有力支持了高价值的南极气球科学活动 。
科学|气球,不止装饰
图9 2013年Super-TIGER项目绕南极3圈55天的航迹 , 是NASA重载零压气球的续航记录
法国作为近代气球的发源地十分重视科学气球 , 法国CNES设气球部 , 是欧洲气球活动的中心 。 作者在访问CNES时 , CNES负责人表示“我们用空间预算中的1%投入科学气球 , 获得10%的收益” 。 法国国内气球站有Arie sur l’Adour和Gap in theAlps , 曾进行从意大利西西里岛到西班牙降落的跨地中海飞行 , 2013年起在加拿大开展2~3天长时间飞行 。 法国共发放气球1000余次 , 最大气球120万立方米 , 采用软式发放方式 。
科学|气球,不止装饰
图10法国特有的“软式”起飞法 , 即用辅助气球升起吊舱避免触地损伤的科学气球发放场景
法国的红外热气球和中小型超压气球别具特色 。 红外热气球体积约4.5万立方米 , 50 千克载荷 , 靠氦气升空 , 逐步换成空气 , 夜间靠地面长波辐射加热 , 昼夜呈30~18千米高度起伏 , 特别适合大气剖面研究 , 2001年创造了沿赤道环球飞行71天的纪录 。
日本JAXA的宇宙科学研究所(ISAS)设气球部 , 开展了长达50年的科学气球活动 , 早期气球站在三陆 , 后移至在北海道Taiki , 共发放气球600多个 , 最大体积60万立方米 , 发展了超压气球和轻量化高高度气球(球膜不足3微米厚 , 高度达59千米) , 1993年在南极洲昭和(Syowa)基地建立了气球站 , 开展长时间飞行 。 科学气球在日本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中具有重要作用 。
【科学|气球,不止装饰】瑞典是北极区域气球活动的中心 , 1974年瑞典空间中心在基律纳市建立Esrange基地(68°N, 20°E)开展气球飞行 , 实现了环绕北极的飞行 , 最大气球体积110万立方米 , 共飞行600余次 。 瑞典与俄罗斯签订协议 , 气球吊舱可在俄境内降落 , 飞行时间3天到一周 。 许多国家前往瑞典开展极区空间物理、大气科学等研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