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后的晨光

双节后的晨光国庆节中秋节过后 , 广场和公园依旧是热闹的 。 广场上多数是舞蹈和疾步行走的人 , 老年人居多 , 配有欢快的音乐;中年人疾步而行 , 边走边谈 , 不再像夏季时的健步 , 像赛跑一样成堆成群 , 急急忙忙 , 而是三三两两 , 的确有些秋天的爽朗气象 。另有一些老人 , 或与老伴儿一块儿 , 或者独步街头者 , 手里大多拎着新鲜的蔬菜 , 清丽莹莹 , 抖动如风痕 , 掂起了一片的田野 , 远远的清新 , 即便是推着小车 , 车上满载各种普通不过的花草的老人 , 也不是真的卖花的什么 , 应该是从家里出来走走 , 载着他们滋养的花草们 , 从庭院里来到秋光中的街头 。体育场上的 , 多是打球的人 , 稍微退了绿叶的桐林中 , 闪动着乒乓球人悦动的身影 , 伴随着他们的吆喝声、喝彩声 , 颇为热闹;一群壮岁中年的汉子 , 舞着一种长鞭 , 一丈两丈 , 长短不一的 , 转动着圈子 , 挥臂甩动 , 个人表演或者轮换上场 , 比较谁甩得更为响亮 , 而评判、而喝彩 , 推测影视中的一个太监 , 在紫禁城诺大的广场上 , 一个人甩动长鞭的声讯 , 会传荡的更远 , 从燕赵到中原 。那样的情形 , 隐约的寒凉与清爽之里 , 含蓄着时代的变迁与勾连 , 有一种复杂的信息杂糅其间;却分明是另外的一种心境和生活 , 关于人性的传承 , 异化或革命的人性 , 以及荣耀与耻辱 , 高贵富足与心满意顺 。公园中是另外的情景 , 一进大门 , 是一群老年妇人在舞太极剑 , 从长到短的剑影 , 领舞者的服饰、身形及节奏 , 均有美感:回头望月 , 仙人指路 , 如风如水 , 千年流传 , 却又慢慢的绘画着时代容颜 。我登上山岗 , 有亭榭建于高台之上 , 名曰青梅亭 , 对应着散落在公园远处的展江亭、读水亭;前面是关于三国 , 关于小城许昌的魏都文化 , 另则是苏轼在此小西湖读书和闲居的背影和留声 。 立于此亭一侧 , 站桩打拳 , 听如歌的鸟儿在周围啁啾 , 间或看他们褐色或浅蓝的身影 , 投入林中 , 在林间跳跃 , 那种平和、宁静与清凉 。不只是一个老年人的社会 , 还是一种古老文化的另一方宇宙和境界;不只是一群健康的男女 , 还是一种人之向往的自由自在 , 和淡淡愉悦的生活 。 浩浩秋光之中 , 安好 , 我的祖国;漫漫清爽之呼吸 , 民康 , 我的故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