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明朝如何治理少数民族?统治者:武力威慑无意义,可加强儒学教育( 三 )
文章图片
明朝著名思想家王守仁示意画像插图
这也就意味着明朝统治者若要治理好少数民族,单纯的“武力威慑”已然失去了实质性的意义。那么怎么办呢?正如明朝著名思想家“王守仁”所说,“凡乱之起,由学不明,人失其心,肆恶纵情:遂相侵暴,荐成叛逆,中土且然,百况夷狄?”——《敷文书院记》
想要解决问题,还要从根本上去解决,少数民族暴乱的原因,在于其心中没有“礼、法”的明确概念,那么也就是需要提升少数民族百姓的文化素养,而明朝推行的思想统治体系又是“阳儒阴法”统治学说,以儒家学说为主。
故而为了实现明朝建立统一多民族政权的诉求,自然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儒学教育”体系的建设和推广也就成了明朝统治者最佳的选择。
很多人可能会疑惑,既然在明初就已经加强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儒学教育体系,那为何明朝中后期少数民族起义的活动却依旧屡禁不止,诸如大藤峡起义、府江起义、八寨起义等等,动辄就是持续数十年的斗争,情况不可谓不严峻。
文章图片
桂萼示意画像插图
但这种情况,其实跟明初明太祖朱元璋决定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儒学教育之时的情况还不一样,就像明朝大臣桂萼所说的,“洪武、永乐间......相继为治,......地方以宁”,还是有那么一段时间是处于相对稳定期的。——《论广西峒蛮事宜疏》
只不过由于后世政策政令的变化,以及官吏的腐败,又激发起了少数民族百姓的不满,故而才再次出现了“少数民族起义”事件,继而更是自立农民政权,目的极为明确,就是为了推翻明朝而起义。跟前者以“烧杀劫掠”为目的的暴动起义完全就是两个性质。
如此一来,自然不是单凭加强“儒学教育”就能解决得了的,所以大可不必放在一起相提并论。否则既然没有效果,那清朝为何又要继续延续且加强明朝的这一套“加强儒学教育”举措呢?
所以,从客观意义上来讲,明朝统治者为治理少数民族而采用的“加强儒学教育”的举措,属实对明朝治理少数民族、提升少数民族百姓的民族认同感,促进民族之间的文化融合、建设统一多民族政权等诸多方面都具有着极为积极的意义。
【 儒学|明朝如何治理少数民族?统治者:武力威慑无意义,可加强儒学教育】【end】
推荐阅读
- 流感|流感如何应对?听听郑州市九院儿科主任杨平怎么说的
- 蠢萌新闻|《急先锋》成龙的“接棒”杨洋,年轻演员们表现如何?
- 观览天下|一块石头卖到十万,看村民们如何发家致富,你心动了吗?
- 乡村波比|野猪被禁止食用,农村野猪泛滥,糟蹋庄稼,该如何解决?
- 气象卫星|一文读懂风云气象卫星50年如何改变中国,未来两次发射“值得期待”
- 科学|世界3大未解之谜:生命起源、地球内核、宇宙之谜,该如何解释?
- 光速|如何超越光速?|No.227
- 崇明|如何培养“小生态人”?揭开崇明推进生态教育的“学校密码”
- 颜夕趣史|?40年前,那个站在长城喝可乐的小男孩,他后来如何了?
- 八百壮士|四行仓库战:被“伪造”的八百壮士最后的结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