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明朝如何治理少数民族?统治者:武力威慑无意义,可加强儒学教育

序言:在中国封建时期,由于中原地区的百姓和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百姓有着明显的文化差异,所以,如何有效治理少数民族的问题,也就成了很多封建统治者所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问题,明朝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政权,显然亦是如此。但是面对因文化差异而频繁引起的少数民族起义活动,单纯的武力威慑已然失去了意义,故而,在权衡利弊之下,明朝统治者决定加强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儒学教育水平,借以达到“开教化”,增强少数民族百姓民族认同感的最终效果。
 儒学|明朝如何治理少数民族?统治者:武力威慑无意义,可加强儒学教育
文章图片

明朝少数民族暴动起义示意画像插图
明朝少数民族暴动起义频繁
就像桂萼曾在《论广西峒蛮事宜疏》中所说的,“蛮贼纷起,或数十人,或百余人,窃伏道路,拦截江船,掩劫村堡,杀夺掳掠,以为常事”。
大家可以注意下“以为常事”这个词,顾名思义,就是已经到了一种极为频繁的程度,几十上百人就能发起一场“少数民族起义”活动。
这也就意味着在明朝时期,少数民族起义活动实则有着相当大的不确定性,事先的预谋和规划定然也是极为简陋,很有可能只是几十个人凑在一起,然后一拍即合,就发动了起义。
除此以外,相信大家从上文中所描述的这些“起义军”的行为中也能看出,他们起义的目的实则也不是为了推翻明朝,毕竟就只有几十上百人,又如何能抵得过明朝那数十万大军呢?究其本质,反而更像是一场以“烧杀抢掠”为目的的“暴动起义”。
 儒学|明朝如何治理少数民族?统治者:武力威慑无意义,可加强儒学教育
文章图片

明朝少数民族起义示意画像插图
而在《明英宗实录·卷二八二》中,亦是有着“瑶贼千百余起,数万余众,大肆剽掠,烧劫县治”的相关记载。
同样是几百个人、或者上千人就能发动起义,而且也不乏一些数万人的起义,但是其目的却同样是“烧杀劫掠”,虽然凭借着数万人的声势,或许能对明朝构成一定程度的威胁,但是单凭“掠夺”就想推翻明朝的统治,显然也是不可能的。
首先在“民心”这块就过不去。那又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少数民族起义活动如此频繁呢?显然不可能是单纯的为了“掠夺”,毕竟跟所要承担的风险明显不成正比,可若是为了推翻明朝,未免又过于草率,跟明朝兵力也不成正比。
究其原因,也就只剩下了“教育水平低下”这一点。从而导致当时的少数民族百姓心中几乎就没有“礼、法”的明确概念。
 儒学|明朝如何治理少数民族?统治者:武力威慑无意义,可加强儒学教育
文章图片

征南将军廖永忠示意画像插图
明初少数民族教育水平低下
正如史书所说,“蛮夷之人性习顽犷, 散则为民聚则为盗,难以文治,当临之以兵彼始畏服”,俨然受“教育水平低下”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了一副“教化未开”的模样。——《明太祖实录·卷三十四》
想要解决的办法也很简单,就是用武力震慑,“以暴制暴”,从而达到镇压“起义暴动”的目的,明初时期也确实是这么做的。诸如洪武元年(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就曾派“征南将军廖永忠下广西”,欲借助武力来威慑广西少数民族。——《明史·广西土司二》
可问题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去大多都“山谷巉岩,鸟道险巇,遥连各路诸峒”,这些“起义军”也多会凭借地势而战,神出鬼没,让明朝军队防不胜防,反而造成了大量伤亡。——《方舆汇编·职方典》
甚至还曾有人提出利用绝大多数少数民族“所耕之田,尽在山外”的地理劣势,然后派“大军四面分守”,借以取得掐断其粮草供给,任其自生自灭的平叛方法。——《明宪宗实录·卷十三》
 儒学|明朝如何治理少数民族?统治者:武力威慑无意义,可加强儒学教育
文章图片

明太祖朱元璋示意画像插图
但如此一来,少数民族都被困死了,那明朝还治理谁去,显然是失去了“治理少数民族”的实质性意义,换言之,在面对“少数民族起义”的问题上,单纯的武力震慑实则没有任何的意义,只会徒增伤亡,得不偿失。
明太祖朱元璋也正是因为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才提出了一个“抚之以安静,待之以诚意,谕之以道理”的解决方案,即是要对症下药,既然少数民族百姓因教育水平低下的原因而处于一种“教化未开”的状态,那就加强对少数民族的儒学教育不就好了吗。
继而通过儒家思想的宣扬来达到“开教化”的效果,提升少数民族的文化素养,使其能逐渐融入到中原地区的文化体系当中,那么平定“少数民族”起义自然不再是问题。
 儒学|明朝如何治理少数民族?统治者:武力威慑无意义,可加强儒学教育
文章图片

孔子示意画像插图
儒家思想提倡德政、礼治
毕竟儒家思想提倡的就是德政、礼治,讲究的就是一个“以礼服人”,所以其教育体系的核心一般都是以“六德”,“六行”、以及“六艺”为主。
所谓“六德”,即是智、信、圣、仁、义、忠等六种传统美德。“六行”所指,即是孝、友、睦、姻、任,恤等六种善意行为。至于“六艺”,则是礼、乐、射、御、书、数等六种技艺能力。儒学教育也正是基于这些,在历经时代变迁以后,截至明朝时期,已经形成了了一套相对完善的社会化教育体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