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浅谈曹操篡汉的四个重要节点,他是怎样一步一步控制朝政的?( 二 )
文章图片
建安十三年:恢复丞相制度便于集权
有人将建安十三年(即公元208年)视为广义上的三国时期的开端 , 这一年确实也是比较重要的一年 。 曹操在建安十二年(即公元207年)彻底扫平了河北的其他势力 。 这个时候虽然也有其他军阀存在 , 比较强大的有荆州刘表、益州刘璋、扬州孙权以及关西各军阀 , 但是曹操一旦消灭刘表控制荆州 , 那么其他的势力就容易向曹操臣服 , 毕竟割据地方的前提是中央政权弱势 , 曹操代表的汉室强盛 , 这个前提就不满足了 。 结果"赤壁之战"打碎了曹操的计划 , 让曹操失去最容易统一天下的机会 。
文章图片
在"赤壁之战"的失败之前 , 曹操的野心已经是极度膨胀 , 开始考虑取代汉室的问题 。 最明显的一点就是曹操废除三公制度 , 恢复丞相制度的政令 。 在东汉时期实行三公的制度 , 就是司徒、司空、太尉三个地位最高(并非权重)的官职 。 从建安元年到建安十三年 , 先是太尉杨彪"以疾逊位" , 后来司徒赵温以一个非常可笑的理由被曹操废掉 , 曹操的司空成为唯一的三公 。 而后曹操废除三公制度 , 恢复丞相制度 。 丞相是皇帝以下的最高官职 , 而充当"副丞相"地位的御史大夫也被曹操削弱权重 。 曹操这个举动无疑是为了更加便利地集权于自己手中 。
文章图片
建安十八年:恢复九州 , 进位魏公
建安十八年(即公元213年)也是曹操篡汉的一个重要阶段 , 而且已经到了收口的时候 。 其实在建安十七年(即公元212年) , 曹操就有进位魏公的打算 , 但是他在朝中有一个最大的政敌 。 这个人不是别人 , 就是曹操曾经的亲密战友 , 时任东汉尚书令的荀彧 。 曹操派董昭用进位魏公这件事试探荀彧的态度 , 荀彧的回答是"秉忠贞之诚 , 守退让之实" , 反对曹操更进一步 。 于是曹操将荀彧调离许都 , 之后用空食盒逼死了荀彧 。
文章图片
解决掉这个最大的政敌后 , 曹操加速了篡夺汉室的进程 , 建安十八年就是一个开始 。 曹操在这一年恢复九州制度 , 扩大冀州的版图;进位魏公成立魏国 , 拥有自己组建魏官的资格 , 魏国的国都正是在邺城 , 辐射范围最直接的地区当然也就是河北 。 原先曹操虽然权势滔天 , 但还是东汉的臣子 , 而进位魏公后 , 他又多了一层身份:魏国的君主 。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
文章图片
而后曹操篡汉的势头更加无法阻挡:建安十九年(即公元214年) , 曹操魏公地位仅次于汉天子 , 高于各诸侯王;建安二十一年(即公元216年) , 曹操从魏公进位魏王 , 距离天子只有一步之遥;建安二十二年(即公元217年) , 曹操用天子服饰、车马 , 向天子的状态靠拢 。 不过直到建安二十五年(即公元220年)曹操去世 , 他终究还是没有迈出最后一步 。 这个曾经立志作东汉征西将军的枭雄 , 以魏王的身份死于洛阳 。 这无疑是受到曹操篡汉后期各种剧变的影响(许都叛乱、邺城叛乱、关羽北伐) , 让曹操不敢以身试险 , 大概可能也有曹操对东汉朝廷的复杂情绪吧 。
参考文献:《三国志》、《后汉书》
推荐阅读
- 十二道金牌|岳飞被十二道金牌召回下狱处决,如果换成曹操之类,结局如何?
- 公元|历史上哪个女人嫁给过六个皇帝?我不说你知道么
- 仁杰|武则天梦见一只鹦鹉,让狄仁杰解梦,狄仁杰的回答却让她羞惭
- 貂蝉|吕布死后,曹操为何不敢占有貂蝉?只因他发现了
- 曹丕|三国魏国最大的老虎,不是司马懿,而是他,曹操曹丕都不敢动他
- 吕布|张辽和李典同为曹操麾下大将, 为什么素来不合? 原因不简单
- 华佗|曹操一生中犯下三大错,错占一人,错杀一个神,错留一个掘墓人
- 就是|终于知道为啥许褚跟马超打架要光着膀子了,曹操到死都没搞明白!
- 谋士|曹操谋士荀彧有多厉害:被曹操称为“吾之张良”
- 尔朱|他奸诈胜过曹操,手段比董卓还脏,谋略不输于韩信,终成千古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