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尔斯·赖斯|最新诺奖得主,原来是上海高校这个实验室的学术委员会委员
_原题为 最新诺奖得主 , 原来是上海高校这个实验室的学术委员会委员
【查尔斯·赖斯|最新诺奖得主,原来是上海高校这个实验室的学术委员会委员】摘要:“他和我们这里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合作 。 ”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闻玉梅教授说 。
文章图片
北京时间10月5日 , 2020诺贝尔奖揭晓 。 哈维·阿尔特(Harvey J. Alter)、迈克尔·霍顿 (MichaelHoughton)以及查尔斯·赖斯 (Charles M. Rice)三位科学家 , 因“发现丙肝病毒”而获得生理学或医学奖 。
其中 , 诺奖得主查尔斯·赖斯与上海有着深厚的渊源——他是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育部、卫健委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的学术委员会委员之一 , 过去曾多次来到上海 , 与上医的同行和学生进行交流 。 而该实验室主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党委书记袁正宏教授长期从事肝炎病毒研究 , 曾两次到赖斯实验室做访问 。 得知赖斯获诺奖 , 第一时间袁正宏给他发去邮件 , 表示祝贺 。
诺奖得主赖斯是怎样的人?听听两次到赖斯实验室访问工作的袁正宏、在赖斯实验室三年从事博士后的易志刚怎么说 。
文章图片
2012年 , 赖斯参加在上海举办的第十四届国际肝炎和肝病会议并做报告 。
自己掏钱请团队喝啤酒
第一次到赖斯实验室 , 是1999年 , 袁正宏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访问教授 , 来到赖斯在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实验室 。
当时 , 丙型肝炎研究还处于早期阶段 , 赖斯团队正处于攻克丙肝病毒复制系统的关键阶段 。 袁正宏印象最深刻的是 , 团队成员在赖斯的领导下 , 围绕着丙肝病毒复制效率问题 , 合力共同攻坚克难 。 “
他们合力、围绕一个目标 , 举全实验室的力量 , 来做攻克 。 ”“这是一个很有凝聚力的团队 。 赖斯把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当作重要的组成部分 , 平等交流、沟通 , 氛围很好 。 ”不仅如此 , 每隔一到两周 , 赖斯还会请课题组一起做轻松的交流 , 减轻科研的压力 。
“赖斯自己还掏钱请大家喝啤酒 , 营造轻松氛围” 。 通过大家的努力 , HCV亚基因组复制子模型的复制效率终于取得突破 。 在袁正宏看来 , 赖斯是一个很有亲和力、很谦虚、善于发挥团队合力的人 。
2002年 , 袁正宏作为访问学者 , 第二次来到赖斯位于洛克菲勒大学的实验室 。 赖斯是多学科合作传染病中心主任 。 在这个实验室里 , 集结了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洛克菲勒大学等大学多个团队的跨学科病毒研究 , “基础、工程、结构的科学家都进来了 。 大家在赖斯的领导下 , 一起攻关研究 。 ”
实验室有40人左右 , 在当时算是比较大规模的一个实验室 。 袁正宏在赖斯的这个实验室体会到了跨学科研究的乐趣 , “从事结构生物学、药学研究的人都加入进来了” , 在做系统、全面的研究 。 同时 , 很多公司通过技术转让、产业化 , 让实验室成果进入到药物研发阶段 。
据袁正宏回忆 , 赖斯本人90年代就来过中国 。 21世纪 , 赖斯作为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的学术委员会委员之一 , 每隔两年就会来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 做学术报告和交流 , 并对实验室做指导 。
2012年上海召开第十四届国际肝炎和肝病会议 , 邀请赖斯前来指导 。 赖斯在会上指出:“期待丙肝病毒的研究思路和策略为慢性乙肝的研究指出新的方向” 。
在袁正宏看来 , 赖斯是一个专注、共享、合作的人 , 他帮助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建立了丙肝实验室 , 同时 , 也与学校在丙肝复制机理方面进行科研合作 , 他欣然接收复旦最优秀的学生过去交流、培训 。
文章图片
右上角为2002年袁正宏访问结束时赖斯的留言 。 在赖斯印象中 , 袁正宏是个精力旺盛的人 , 所以称他Turbo
大家都叫他“查理”
易志刚 , 现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副研究员 。 博士毕业后 , 他曾作为优秀学生代表 , 被袁正宏教授推荐交流到洛克菲勒大学赖斯实验室从事博士后工作 , 在赖斯实验室整整呆了三年 。
“谦和、宽容 。 ”这是易志刚对查尔斯?赖斯的印象 。 据他介绍 , 在实验室 , 科研工作者们总是亲切地将赖斯唤作“查理” 。
与谦和个性形成对照的 , 是他对待科研工作的严谨态度 , 在易志刚的记忆中 , 参加工作组会时 , 赖斯时常就科研进展提出建议 , 并在日常聊天中分享彼此的心得 , 其中“严谨”二字总是他反复强调的关键词 , “赖斯经常提到 , 一流的科研需要提出最重要的问题 , 并找到最合适的解决方法 , 而贯穿其中的便是对科学的严谨态度:一是对实验数据的严谨 , 二是对科研逻辑的严谨 。 ”
有一次 , 易志刚在操作病毒蛋白多肽切割实验时发生失误 , 去请教赖斯 , “他观察了我重复实验步骤后 , 敏锐地意识到 , 这和他本人二十多年前做过的一次实验有相似之处 , 并立刻向指出了实验中可能需要修改、优化的步骤和之所以需要这样做的原因 。 ”多年过去 , 易志刚对这件“小事”依然记忆犹新 , “他强大的记忆力和对科研工作的严谨态度让人钦佩 。 ”
推荐阅读
- 静默如初|肖战最新物料视频帅气来袭, 迎光走来, 胜却人间无数!
- 凯鲁|最新!各国出入境政策调整!
- 明星恋情|歌手杨天成林最新单曲《爱被撕碎》正式发布
- 最新趣闻|赵薇黄奕两代小燕子同框,身份却大不相同,网友:看哭了
- 次元快讯|喜多嫂:唐艺昕最新光影大片,湿发配复古长裙,身材吸睛气质绝佳
- 华为|任正非最新电邮:面对美国做好两件事!未来华为要逐步由专家来当家,不是谁官大谁拍板…
- 最新热文|“非遗相声大会”名家云集!何云伟受邀,唯独没有郭德纲!
- 造型|《王冠》最新剧照释出,观众们终于看到戴妃的造型了!
- 最新热文|演员请就位2:郭敬明发S卡引争议,董思怡不服李诚儒怒怼,陈凯歌说不公平
- 起腰|王一博“高冷人设”又崩了?看《天天》最新录制花絮:他都笑得直不起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