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度使|薛仁贵的孙子薛嵩曾参与安史之乱,却得到唐朝重用
薛仁贵三箭定天山这件事情 , 无论在正史还是在小说演义中都是一个十分英勇的事件 , 成为忠于大唐的典范 。 不过薛仁贵的孙子薛嵩却不同了 , 他曾经参与过安史之乱 , 不过最后却依然受到了唐朝的重用 。
薛嵩(712年--773年)的父亲薛楚玉是薛仁贵的小儿子 , 官至幽州长史 。 不过当时活动于幽州东北部的契丹、奚势力强大 , 经常侵袭唐边境 , 薛楚玉对此无能为力 , 开元二十年(732年)因渎职罪被免职 。 他的继任者张守珪表现比他好 , 沉重打击了契丹的气焰 , 不过张守珪的义子安禄山 , 后来却是发动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 。
文章图片
薛嵩
薛楚玉丢官后没有再出仕 , 家道中落 , 薛嵩又是一个完全不懂经营的武夫:"落拓不事家产 , 有膂力 , 善骑射 , 不知书" 。 日子过得是相当落魄 。 因此 , 当安史之乱发生时 , 这个对于习武之人来说是博个封妻荫子的大好机会 , 区别仅在于是为哪一方卖命 。
不过对于薛嵩来说 , 似乎没有选择余地 , 因为他就在安禄山的地盘上:"嵩生燕、蓟间" , 不知是自愿还是被迫 , 他加入了叛军的队伍 。
叛军内乱不断 , 天宝十四载(755年)造反 , 至德二载(757年)安禄山就被儿子安庆绪所杀 。 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又杀安庆绪 。 上元二年(761年)史思明又死在儿子史朝义手里 , 可谓两年一个轮回 。
正是由于叛军的更新换代实在太快了 , 薛嵩这时候也终于脱颖而出 , 得以独当一面 , 任相州(河南安阳)守将 。 但这时候叛军大势已去 , 于是当唐军打过来时 , 薛嵩果断倒戈 , 以相、卫、邢、洺四州投降朝廷 。
文章图片
昭义军
当时唐朝也是被八年叛乱搞得精疲力尽 , "时多事之后 , 姑欲安人" , 为了安定降将们的人心 , 全部都予以宽大处理 。 而平叛大将仆固怀恩也担心平乱后荣宠减弱 , 有意将安史旧将引作外援 , 推荐薛嵩等降将统领河北诸郡 。 于是薛嵩不但没有问罪 , 反而升了官 , "诏遂以嵩为相州刺史 , 充相、卫、洺、邢等州节度观察使" 。 领有相州(今河南安阳)、卫州(今河南卫辉)、贝州(今河北清河)、邢州(今河北邢台)、洺州(今河北永年) 。 后来薛嵩又把相州的滏阳 , 洺州的邯郸、武安划出来 , 设立磁州 , 因此一共有六州之地 。
后来的事实证明 , 唐朝这种姑息养奸的政策基本上失败了 。 由于对安史叛将的姑息 , 唐朝地方形成诸多藩镇 , 成为唐朝末年尾大不掉的问题 。 以河朔四镇为例 , 有三个(田承嗣、张忠志、李怀仙)都搞起了独立王国 , 成为中唐以后藩镇割据的主要源头 。 四镇中只有薛嵩例外 , 不但没有搞军阀割据 , 对朝廷忠心耿耿 , 还把地方治理得很好"谨奉职 , 颇有治名" 。
文章图片
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形势图
这样凤毛麟角的正面典型肯定是要大书特书的 , 所以大历元年(766年) , 薛嵩被"封高平郡王 , 实封二百户" , 授昭义军节度使 。 后又授检校尚书右仆射 , 封平阳郡王 , 可以说名禄恩宠已经超过了其祖父薛仁贵 。
需要指出的是 , 昭义军本身的分离势力同样很强 , 只是在薛嵩的压制下不敢造次而已 。 大历八年(773年) , 薛嵩病逝 , 将领和官吏们就意图效仿河朔其他三镇的旧例 , 先斩后奏 , 拥戴薛嵩年仅十八岁的儿子、磁州刺史薛平出任节度留后(代理节度使) 。
深受薛嵩熏陶的薛平对这种藐视朝廷的做法并不认同 , 但他表面上答应下来 , 然后就将这一职位让给叔父薛崿 , 自己却在夜里悄悄护送父亲灵枢回归故里 。
推荐阅读
- 高阳|大唐最尊贵的公主,深受唐太宗皇帝的宠爱,下场凄惨
- 李靖|唐朝史上最厉害的五位战神,薛仁贵上榜,李世民一人就拥有三位?
- 节度使|唐朝末年的藩镇割据势力,经过一系列争夺最终演变成五代十国
- 姓氏|中国最尊贵的姓氏,就连皇帝也要三叩九拜,现如今人口近亿
- 太宗|薛仁贵有勇有谋的大将军!
- 节度使|此人不到百天当了一秦一汉两朝皇帝,后因灭唐失利不慎掉进地窖里
- 萨姆索诺夫|史上最贵的一巴掌,12万人阵亡,两个将军一死一伤!
- 节度使|影响唐朝历史的节度使制度:三大弊端注定了唐王朝的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