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朱元璋夸他老实,善终的功臣,智略堪比刘伯温,九字方针一统天下
明洪武十八年 , 公元1385年 , 农历四月
时任户部侍郎郭恒被御史告发 , 称其勾结同僚 , 谋吞税赋 。 时值朱元璋整饬吏治 , 明太祖下令追赃的同时 , 实行法外施刑 , 将涉案的官吏 , 从六部到地方牵连人数多达几万人 , 不分青红皂白一并处决 。
当时刚赴任仅月余的礼部右侍郎朱同 , 被人诬告 , 也牵连其中 , 按律当斩 。 但明太祖念其父为国操劳半生 , 曾在退隐前曾向他讨要"免死金牌" , 留给儿子朱同 。 于是朱元璋开恩 , 赐朱同自尽 , 让其非常体面的离开人世 。
朱同的父亲 , 不是别人 , 正是为朱元璋提出"高筑墙 , 广积粮 , 缓称王"九字战略方针 , 帮助朱元璋逐鹿中原 , 定鼎天下的大学士朱升 。
文章图片
朱升
朱升 , 表字允生 , 生于安徽休宁 , 因其诞生于太阳初升之时 , 其父对其寄予厚望 , 便为其取名为朱升 。 少年时代的朱升 , 便投名师访高友 , 学富五车 , 深谙治国之道 , 后来回乡开馆讲学 。 虽然朱升曾经担任元廷官职 , 在池州路担任学正 , 但朱升自知元廷时日无多 , 于是辞官还乡 。 但此时池州经常被卷入战乱之中 , 并不太平 , 于是朱升迁居歙州石门 , 在那里教书讲学 。
1357年 , 时年29岁 , 刚刚当上主帅的朱元璋率军攻破徽州 , 部将邓愈向其推荐隐士朱升 , 称其博学多闻 , 而且在这一地区声望很高 。 年轻的朱元璋前去拜会朱升 , 当时朱升已有58岁 , 他建议这位年轻的军事统帅 , 秘密扩张自己的军事势力 , 并提出"高筑墙 , 广积粮 , 缓称王"这三条九字战略方针 , 而朱元璋听从朱升的意见 , 并将其请到军中 。
文章图片
古代军队
之前朱元璋因为听从李善长等人的建议 , 已经攻克集庆(现在的南京) , 并改名为应天府 , 此地经济富庶 , 雄踞江东 , 成为朱元璋问鼎天下的根据地 。 尽管此时朱元璋麾下拥有十万雄兵 , 但周围强敌环饲 , 不仅有元廷的残余势力伺机反扑 , 而且周边的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地方实力派对其也是虎视眈眈 。
文章图片
何冰饰演的刘伯温
朱元璋命麾下众将 , 为其开疆拓土 , 建立稳固的根据地 , 让朱元璋在今后的作战中 , 进退自如(高筑墙) 。 而且朱元璋下令 , 恢复境内的农业生产 , 开垦荒地 , 将休养生息和发展经济作为头等大事 。 毕竟粮食是稳定人心的基础 , 而且生活富足了 , 自然有大量百姓前来归附(广积粮) 。
文章图片
朱元璋
而壮大实力的朱元璋 , 要克服骄傲自满的心理 , 不要贸然称王称帝 , 留给敌人进攻自己的口实 。 而且朱元璋在跟对手们交锋时 , 也是避其锋芒 , 批亢捣虚或是蚕食分化敌军阵营 , 暗中壮大自己的实力 。 在竞争对手们陈友谅、张士诚称王称帝的时候 , 朱元璋也仅自称"吴国公" 。 直到消灭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 , 北伐蒙元的时候 , 朱元璋才在南京登基坐殿 。 主席对朱元璋身边这位谋士特别推崇 , 认为朱升是"九字国策定江山" 。
朱升作为谋士 , 为朱元璋出谋划策 , 尽职尽责 , 后来担任翰林学士 , 负责制诰和编修国史 。 朱元璋对其也颇为赞赏 , 称其"为人老实 , 是耆哲之英杰" 。 但天下初定后 , 很多功臣良将沉迷于荣华富贵的迷梦时 , 朱升却选择功成身退 , 告老还乡 。 这一举动 ,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 连极富智谋的李善长、刘伯温、宋濂等人都不解其意 。
推荐阅读
- 朱元璋|朱元璋给孙子留下一人,完全能够对付朱棣,朱允炆却弃而不用
- 朱元璋|小明王是不是朱元璋害死的?朱元璋做的几件事,让我们感到很迷茫
- 龙椅|朱元璋的后代,守着一把金丝楠木龙椅,如今混成这样!
- 泉州|朱元璋恨透了一个姓,下令世代为娼为奴,后人纷纷改名换姓!
- 朱元璋|朱元璋在农民家避雨,问他姓啥老农回答后被立即封官
- 朱元璋|朱元璋赐“梨子”给朱棣,母亲听后脸色大变:快逃,你爹要杀你!
- 皇帝|朱元璋亲自为儿子剥桔子,儿子非常欣喜,母亲知晓后快逃!
- 朱元璋|胡惟庸过于嚣张跋扈,遭朱元璋除之,结果查出惊天大案
- 朱元璋|朱元璋在农家避雨,问农民姓啥,听完回答立刻封他世代为官
- 朱元璋|朱元璋养子墓地被盗,一件国宝暴露盗墓者,刘伯承下令:公开枪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