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朱元璋杀李善长真的是相信他谋反?此事上,朱元璋的智谋被低估!
在明朝的开国功臣里 , 武将排名第一的是徐达 , 文臣排名第一的则是李善长 。 朱元璋常常自比刘邦 , 而将李善长比作自己的萧何 , 而且在朱元璋看来 , 李善长的能力和功劳甚至是在萧何之上 , 他说:"当年萧何有馈晌之功 , 千载之下 , 人人传颂 , 与善长相比 , 萧何未必过也 。 "
朱元璋登基为帝后 , 李善长任左丞相(宰相) , 封韩国公 , 年禄四千石 , 子孙世袭 , 更难得的是 , 朱元璋亲赐丹书铁券(即免死金牌) , 其功能是李善长可以免死两次 , 其子亦可以免死一次 。 纵观所有开国元勋 , 获此殊荣的也只有李善长和徐达 , 朱元璋对李善长的青睐由此可见一斑 。
被朱元璋封公的只有六个人 , 其中李善长又是排名第一 , 其余五人分别是:?徐达、 常茂、 邓愈、冯胜、李文忠 。 而蓝玉、?傅友德都是次一等的侯爵 , 后人热爱的刘伯温则是更次一等的伯爵 。
文章图片
对于大明江山的建立 , 李善长居功至伟 , 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 , 李善长更是无人能及 , 但是 , 手握两次免死机会的李善长 , 最终为什么还是遭到了几乎满门抄斩呢?
飞鸟尽 , 良弓藏 , 狡兔死 , 走狗烹 。 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 熟读经史的李善长不会不懂 。 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 , 位极人臣的李善长因病请求告老还乡 , 此时 , 他对权力仍有留念 , 辞官也只是装装样子 , 因为按照历朝历代的惯例 , 功臣请求提前退休 , 皇帝都会再三挽留的 , 况且以李善长的功绩与才华 , 刚刚建立的大明王朝确实也还需要他 。 但是 ,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 , 朱元璋竟然批准了李善长的辞官请求 , 并赐他良田若干倾、守坟户一百五十家、佃户一千五百家、另有仪仗士二十家 。
总之 , 李善长虽然退休了 , 但朱元璋给他的退休待遇还是相当不错的 , 如果李善长能够从此真正退隐江湖不问政事 , 或许他是可以善终的 。 但是 , 李善长虽然远离朝堂 , 可他的触角却一刻没有离开过权力中心 。
文章图片
李善长卸任后 , 他向朱元璋推荐了自己的亲信胡惟庸 , 不久后 , 胡惟庸就接替李善长成为百官之首的左丞相 。
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 , 爆发了明朝历史上乃至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胡惟庸案 , 明太祖朱元璋以"谋不轨"罪诛宰相胡惟庸九族 , 另外受牵连被诛杀者共有三万余人 , 其中不乏开国功臣 。
李善长不仅是胡惟庸的推荐人 , 二人还有姻亲关系 , 但是 , 胡惟庸案爆发之时 , 李善长并没有遭到株连 , 可见 , 朱元璋对李善长还是非常信任、非常有感情的 。 但是 , 10年之后 , 李善长最终还是死在了胡惟庸案上 。
文章图片
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 , 已经77岁高龄的李善长眼看就要平稳着陆了 , 但他却生生把自己"作"死了 。 这一年 , 李善长要重修屋舍 , 于是向老朋友信国公汤和借用300士兵帮忙干活 。 虽然只有300人 , 但借兵自古都是非常敏感的事情 , 向来谨慎的汤和便将此事告知了朱元璋 , 这让朱元璋十分不爽 。
紧接着 , 同年四月 , 李善长的亲戚丁斌获罪被流放 , 李善长上疏给朱元璋为丁斌求情 。 早已对李善长忍无可忍的朱元璋因此十分恼火 , 不但没有放过丁斌 , 还将丁斌押入大牢细细拷问 。 结果 , 屈打成招的丁斌竟然供出李善长当年参与了胡惟庸造反一事 。 据丁斌交代 , 当年胡惟庸曾拉李善长入伙 , 李善长的回答是:"吾老矣 , 吾死 , 汝等自为之 。 "也就是说 , 李善长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其中 , 但他知情不报 , 而且纵容胡惟庸等人谋反 。
推荐阅读
- 朱元璋|朱元璋给孙子留下一人,完全能够对付朱棣,朱允炆却弃而不用
- 朱元璋|小明王是不是朱元璋害死的?朱元璋做的几件事,让我们感到很迷茫
- 龙椅|朱元璋的后代,守着一把金丝楠木龙椅,如今混成这样!
- 泉州|朱元璋恨透了一个姓,下令世代为娼为奴,后人纷纷改名换姓!
- 朱元璋|朱元璋在农民家避雨,问他姓啥老农回答后被立即封官
- 朱元璋|朱元璋赐“梨子”给朱棣,母亲听后脸色大变:快逃,你爹要杀你!
- 皇帝|朱元璋亲自为儿子剥桔子,儿子非常欣喜,母亲知晓后快逃!
- 朱元璋|胡惟庸过于嚣张跋扈,遭朱元璋除之,结果查出惊天大案
- 朱元璋|朱元璋在农家避雨,问农民姓啥,听完回答立刻封他世代为官
- 朱元璋|朱元璋养子墓地被盗,一件国宝暴露盗墓者,刘伯承下令:公开枪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