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儒学|光明日报|“复活”的汉服开始回归生活,彰显文化自信( 二 )


总而言之 , 汉服与西式服饰的差别 , 在于汉服几乎所有部件和结构都有相应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 , 即在自然之中寻找规律 , 进而赋予文化的解释 。
又如“圆形袖口”“衣裾平直”等结构特征 , 不论最初是出自工艺或其他客观原因所致 , 但最终一定会赋予文化的解释 , 体现“规矩方圆”的文明理念 。
制衣理念的差异 , 表现为审美趣味的不同 。 从结构上看汉服是平面的 , 但是穿在人的身上 , 就会随之呈现不同的曲线 , 其行云流水般的外形 , 给人以随风而动、潇洒飘逸的感觉 。
这一点与崇尚开放性感、强调人体曲线审美的西方服饰 , 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服饰类别 , 表现出中西方文化的认识差异 。
回归生活:探索传统文化现代化之路
汉服的出现更像是一个“复活”的显性文化符号 , 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媒介 。
一项调查显示 , 2019年中国汉服爱好者达到356.1万人 , 也是连续四年保持70%以上的高增长 , 根据年龄划分85%为25岁以下 。
从动机上看 , 总人数中有47.2%的消费者是出于对汉服文化的喜欢 , 而34.7%的动机是为了弘扬传统文化 , 这也凸显了汉服和传统文化对年轻人的吸引力 。
服饰本身所具备生活性和民俗性 , 与饮食、语言相似 , 是人们生活必需品 , 而不是需要学习才能掌握的文化技艺 。
对普通人而言 , “穿汉服”门槛不高 , 轻松成为表现个人认同情结的载体 , 也能够成为特定场合中 , 承载着社交属性的外在符号 。
正是这一属性 , 导致汉服更像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探索 , 其核心是立足于生活世界的改变 , 找到传统文化在民间生活中的“用”处 。 正如学者朱谦之所说 , 这“不是旧的文化之因袭 , 而为新的民族文化之创造” 。
在汉服复兴的实践过程中 , 不仅是把考据、制作与研发局限在传统服饰的历史框架中 , 一次次高度“复原”某些古代服饰款式 , 而是要找到与保留古代汉族服饰一脉相承的共性基础上 , 进行现代化的实践和创新 , 实现传统服饰的现代应用与接续 , 在民间生活场景中赋予新的文化含义 , 这也正是今天汉服复兴的意义所在 。
《易经》所谓“观乎人文 , 以化成天下” , 以“人文化成”为核心的文化观是依赖人的承载而存在 , 没有人的使用 , 文化就是故纸堆和博物馆的灰尘 。
从日常生活领域出发 , 以现代普通民众为传播主体 , 通过“穿着”展现服饰的魅力 , 在生活中频现文化符号 , 而不是单纯地借助文物展示、演出团体、学术交流 , 使得汉服运动的发展轨迹顺应现代民间生活 , 与时偕行地融入现代社会 , 为其他传统文化复兴探索出成功之路 , 这是汉服运动的使命和价值所在 。
文化自信:文化软实力焕发新生机
2003年11月12日 , 汉服被普通人王乐天穿上街头 , 这一传统服饰重新引人注目 。
2013年中华礼乐大会、西塘汉服文化周 , 2018年中国华服日、国丝汉服节等 , 越来越多的大型活动纷至沓来;再到《中国诗词大会》的参赛选手、风靡全球的视频博主李子柒 , 这些饱读诗书、淡然出世的汉服爱好者 , 也走入了公众视野 。
在媒体眼中 , 这是汉服亚文化的“二次元”破壁;在市场眼中 , 这是“国货”经济井喷的一个起点;在学者眼中 , 这是年轻人“国风”归来的一个表现;在世人眼中 , 汉服不再是复古作秀、奇装异服 , 而是国风回归、文化自信的视觉盛宴 。
文化自信不是一句空话 , 而是真切自然的实际行动 。 汉服不仅是人们对传统文化认同的一个符号 , 是对本民族文化自信和自豪的一种良好载体 , 更是中国对外文化软实力的象征 。
譬如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 海外华人联合举办的“汉服快闪活动” , 用《我和我的祖国》献上海外华人的赤子之情 , 让外国人近距离感受到中国服饰之美 , 全球化下的多元文化魅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