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局聚珍文化|中秋,是团圆,是“心上秋”?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中秋 , 是团圆 , 是“心上秋”?
中华书局聚珍文化|中秋,是团圆,是“心上秋”?
本文插图

在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鼎盛之下 , 贾府的衰败一步步逼近 , 在一个中秋夜整个端了出来 。 闹鬼的阴气、意兴阑珊的取乐、即景联句的凄清 , 在在是团圆中的残缺 。 不如意事常八九 , 记取一二可宽心 。
李山老师:有文献记载说 , 明朝到了崇祯时 , 每年的祭祖 , 都会出事 。 黎明时分到太庙 , 眼见十几位祖先身影倏忽之间飘然而去 , 皇帝大臣都被弄得毛骨悚然 。 小说写贾家东府过中秋 , 也有叹息等不祥之声响 , 其暗示不言自明 。 上面谈到 , 尤氏回家看到的是满屋子的赌徒和色鬼 , 现在又有这样来自祠堂中的征兆 , 正是因果相连的 。 因而小说的写闹鬼 , 是一种笔法 。 鬼魂代表阴气 , 宁府的赌博、鬼混 , 荣府的“抄检” , 都是阴气弥漫四塞 , 不能不有所显示了 。 在这样的大氛围下 , 贾母还要过节取乐 , 就太不知道今夕何夕、此身何处了 。 荣府这边中秋节正日子过节 , 先是家人击鼓传花、说笑话 。 贾赦公然说了母亲偏心的笑话 , 是心中阴气的泄露 , 是贾家内自相残杀还要继续的症候(电视剧把击鼓传花这一段删去了 , 贾赦说的笑话 , 由贾母口中道出) 。 之后的登高赏月 , 贾母想一如既往地取乐 , 却难脱冷清 。 凤姐病了 , 来不了 , 如贾母所说 , 像缺了好多人 。 乖觉的宝钗 , 因抄检之事先是搬出去了 , 这次连聚会都不来 。 黛玉和湘云虽然来了 , 半途中却相伴离了席次 。 两位姑娘陪伴贾母有多次 , 写中途离去 , 却是第一回 。 这里有小说的“春秋笔法”:生活终于对贾母开始报应了 。
中华书局聚珍文化|中秋,是团圆,是“心上秋”?
本文插图

湘云、黛玉二人离去 , 起因于黛玉的对景伤情 。 这又引发了凹晶馆联诗 。 联诗前 , 湘云还埋怨了一番宝钗的不够意思 。 于是两人想借助联诗 , 对付甚至可以说是抗御肃杀清冷的大观园氛围 。 然而 , 最终两人是失败的 。 “寒塘渡鹤影 , 冷月葬花(‘花’一作‘诗’)魂 。 ”凄美得很 , 也暗淡得很 。 小说中(电视剧删去)槛外人妙玉最后一口气补的那些句子 , 颇可振衰 , 可她终究是大观园的寄生客 。 而且 , 小说写她这次一改以往清高(当初在栊翠庵喝茶 , 黛玉因尝不出旧年的雨水和梅花上雪之融水 , 也是被妙玉嫌弃过的)的表现 , 居然朝着振作的方面续诗句 , 旨在表明她终究不是“出家人” 。
中华书局聚珍文化|中秋,是团圆,是“心上秋”?
本文插图

王夫人处置司棋和晴雯及芳官等人 , 把平日怡红院的一些私房话原汁原味地说出来 , 很让宝玉、袭人纳罕 。 宝玉把泄密之责推到袭人身上 , 袭人不受 。 其实 , 袭人难逃干系 , 因为是他在宝玉挨打前后 , 向王夫人说了一些足让她警惕大观园那些“妖精”的忠告 。 至于把一些笑话传给王夫人或许如袭人所辩 , 不是她所为 。 袭人不会干这样的事 , 因为她不想闹出事端 , 怕影响怡红院的稳定 , 她念兹在兹的不正是这个吗?有意思的是 , 袭人的不自量力也大大表现了一回 , 那就是当宝玉说院中“这阶下好好的一株海棠花 , 竟无故死了半边 , 我就知有异事 , 果然应在他身上”(第七十七回) , 袭人不敢苟同 , 宝玉坚执此说 , 还讲了这方面许多的学问 。 “袭人听了这篇痴话 , 又可笑又可叹 , 因笑道:‘真真的这话越发说上我的气来了 。 那晴雯是个什么东西 , 就费这样心思 , 比出这些正经人来!还有一说 , 他纵好 , 也灭不过我的次序去 。 便是这海棠 , 也该先来比我 , 也还轮不到他 。 想是我要死了 。 ’”(第七十七回)“想是我要死了” , 是镇住宝玉胡说的良药 , 起作用了;可是她说 , “便是这海棠 , 也该先来比我” , 就是她不知自己在宝玉价值观念中的位置了 。 她可以“花香袭人” , 却不是海棠 , 更不是芙蓉 。 同时 , 她终于把她自己心底对晴雯的看法露了出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