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培云:从江湖社会到公民社会

熊培云:从江湖社会到公民社会
熊培云公民社会强调保卫每一个公民的权利 , 而在江湖社会里 , 人们之所以慨叹“常在江湖漂 , 哪有不挨刀” , 说到底就是众人权利都得不到有效保障 。汉语里有些词汇几乎是不可译的 , 比如“关系”、“意思”以及让中国人五味杂陈的“江湖” 。自古以来中国人多讲江湖 。 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感慨“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 在这里 , 庙堂是高高在上的权力 , 而江湖则更像是人生流放之地 。 同样 , 人们时常以“人在江湖 , 身不由己”来自况或概括“江湖险恶” , 然而“重出江湖”与“归隐江湖”里“江湖”之内涵则几乎完全对立 。 前者是“打天下”的江湖 , 后者则是“逃天下”的江湖 , 所谓入世与归隐 , 不过是从“积极江湖”撤退到“消极江湖” 。相较权力高高在上的印象 , 中国的江湖却是千种风情 。 不久前采访《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的作者王学泰先生 , 王先生谈及中国人心目中三重江湖:一是大自然中的江湖 , 这个词在先秦就已经出现;二是文人士大夫的江湖 , 指的是逃避名利的隐居之所;三是游民的江湖 , 也就是大家在《水浒传》里看到的江湖 , 里面充满了刀光剑影、阴谋诡计和你死我活的斗争 。应该说 , 中国的传统社会是个江湖社会 , 与公民社会相去甚远 。 而且 , 这一传统对现代公民社会的形成仍然是一种巨大的阻力 。 众所周知 , 公民社会强调保卫每一个公民的权利 , 而在江湖社会里 , 人们之所以慨叹“常在江湖漂 , 哪有不挨刀” , 说到底就是众人权利都得不到有效保障 。 江湖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即是每个人都是潜在的“挨刀者” , 同时也是提刀者 。 君不见 , 在社会矛盾激化之时 , 许多人似乎更愿意引颈盼望具有报复精神的“英雄好汉”的出现 , 任其杀人如麻 , 快意恩仇 , 代社会行刑 , 而不是通过法律合法地伸张正义——事实上 , 即使仰仗法律 , 也是让法律实现报复性的“死刑化声讨”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 江湖也已经上网 。 如今“不求最好 , 但求最肉”的人肉搜索随处可见 , 最惊心动魄者 , 莫过于“道德红卫兵”发出的“江湖追杀令” , 且屡有其他网友因遭网络江湖的类似“追杀令”而失去工作 。 我们曾经因为“网聚人的力量”而欣喜若狂 , 然而 , 网络江湖一旦形成 , 同样可能网聚恶的力量 , 令李逵那般“杀得手顺”的游民成群出没 , 随时攻击 。显然 , 无论游民暴力泛滥、戾气冲天的江湖 , 还是文人士大夫不问世事、偏安一隅的江湖 , 这些虽也与权利有关 , 却都是异化了的“江湖权利” 。 前者的报复性反抗是通过暴力剥夺他人的权利 , 而后者则是通过放弃大部分权利 , 实现小部分权利 。 二者实际上只代表两种极端 , 共同之处都是给权利做减法 。 只不过 , 前者减掉他者的权利 , 视人命为狗命 , 可以轻易“拿你狗命来”;而后者则是减掉自己的权利 , “如今学得乌龟法 , 得缩头处且缩头 。 ”前者是要得太多 , 将他人权利当作自己的战利品 , 后者则是放弃太多 , 并因其沉默在客观上构成了对恶的默许 。在庙堂与江湖之间 , 国家与社会之间 , 今人已经深知权力卷入“江湖恩怨”的危害 , 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 , 这一现象至今犹存 。 在此且不说官场江湖以及当今法律是否具有某种报复特征 , 最耐人寻味的是最近发生在江西临川的一桩丑闻——一位法院公职人员自封“代表国家罗汉” , 表示可以花两百万元轻取与其发生冲突的某农民的性命 。老实说 , 每当看到上述有关江湖社会的种种风雨传闻时 , 我总忍不住怀想起生活在19世纪美国的亨利·梭罗 。 在我看来 , 梭罗不愧是处理“江湖问题”的大师与“老江湖” 。 自然江湖方面 , 1845年美国独立纪念日当天 , 28岁的梭罗从充满物欲与喧嚣的城市里回到瓦尔登湖畔 , 开始一种接近自然的简朴生活 , 名著《瓦尔登湖》即由此而出;然而 , 梭罗的抗税以及对废奴运动的参与表明 , 他并非不问世事 , 从此逃进深山老林 , 逃进中国“文人士大夫的江湖” 。 与此同时 , 梭罗的“论公民不服从”也摒弃了游民江湖的暴戾 , 从此影响了后世的托尔斯泰、甘地与马丁·路德·金 , 成为世界非暴力思想的重要精神来源 。如何从江湖社会进化到公民社会?如何让“江湖权利”让位于公民权利?承认每个人都是自己幸福的工匠的梭罗 , 或许已经试验性地为世人提供了答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