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家菜被吐槽 创始人女儿回应:清者自清,众口难调

大众网·海报新闻实习采访人员 余华尊 北京报道面对公众质疑 , 厉家菜说的太少 。“这是一次非常糟糕的体验 。 ”近日 , 《最强大脑》节目嘉宾王昱珩一行10人在厉家菜就餐消费3000余元 , 他在微博上直言 , 该店的环境和菜品比学校食堂的还要差 。而在接受媒体电话采访时 , 厉家菜的回应很简短:“他们觉得不值 , 我们也没有办法 , 做好我们自己就行 。 ”厉家菜被吐槽 创始人女儿回应:清者自清,众口难调
9月29日 , 大众网·海报新闻采访人员前往后海边羊房胡同11号——厉家菜总店 , 对话厉家菜创始人菜的二女儿厉莉和她的丈夫丛春生 , 了解这句“做好自己”背后的故事 。历史:西城第一家个体户餐厅 , 胡同里开了35年提起厉家菜 , 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宫廷菜” 。 但什么是宫廷菜?这家做宫廷菜的厉家菜缘何而开?开了多久?公开资料显示 , 厉家菜创始人厉善麟 , 满族 , 正白旗 。祖父厉子嘉 , 清朝同治、光绪年间内务府大臣 , 总管大内衣、食、住、行 , 宫廷大宴总掌提调 。 晚年时 , 他将多年来记下的宫廷菜谱整理出来 。 这就是厉家菜的来历 。厉善麟育有三女一儿 , 厉莉是他的二女儿 。 厉家菜能开张迎客 , 跟厉莉30多年前参加的一场厨艺比赛有关 。1984年 , 25岁的厉莉参加了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第一届“国庆家宴邀请赛” 。 在规定时间内 , 参赛选手需要用一只鸡、一条鱼、一斤半肉、一斤鸡蛋和一斤菜 , 制订一个不少于8菜1汤的菜谱 。最终 , 厉莉用4个凉菜、8个热菜、一个甜菜、一个汤 , 打败了2000多名竞争对手拿到冠军 。厉家菜被吐槽 创始人女儿回应:清者自清,众口难调
1985年 , 羊房胡同11号 , 西城区第一家个体户餐厅 , 专营宫廷风味和北京风味的厉家菜开张了 。 起初 , 十几平的就餐面积 , 一星期只接客一桌 。35年来 , 这家隐匿于后海边胡同里的厉家菜 , 迎政商名流无数 。 挂在包间一隅的匾额“厉家菜”就是证明 , 它的题字者 , 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亲弟弟溥杰 。口味:坚持传统做法 , 做好“宫廷风味菜”何谓宫廷菜?厉莉说 , 宫廷不在了 , 宫廷菜同样也就不存在了 。“确切地讲 , 厉家菜是‘宫廷风味菜’ 。 ”如今 , 顾客能在店里吃到的菜 , 很大程度上还原了当年宫里人吃食的做法和口味 , “做工比较细致” 。“我们餐馆开了35年 , 没有花过一分钱做过任何广告 , 全是靠口碑 。 ”厉莉称 , 厉家菜坚持传统做法 , 保持传统口味 , 这些年从未改变 。“那熏肉你看的是红色的吧 , 但我们不是用色素做的 。 我们北京熏肉是用红菜头的颜色 , 真正的蔬菜的那种颜色去上的 , 不会用任何那种添加的东西 。 ”厉家菜被吐槽 创始人女儿回应:清者自清,众口难调
厉家菜的芥末墩儿 , 不咸不酸也不窜 , 但有辣味 。谈到厉家菜的选材用料 , 厉莉的丈夫丛春生也有话要说 。 从1985年这家店开张以来 , 丛春生同样是这家店的核心成员之一 。他提及 , 这道芥末墩儿 , 是照着当年给慈禧提供的菜谱做的 , 改良了老北京那种“一下子就窜上后脑勺 , 两眼直流泪”的口味 。 他强调 , 食材同样用的是“京白” , 但别人家就做不出这种口味 。丛春生说 , 店里一年四季每天都在制作的炸藕盒 , 选材必须是白花藕 。 原因为何?起初他也不知道 , 后来还是听湖北的食客提及才得知 , 开白花的藕 , 吃起来又香又甜又脆 , 是用来炸着吃、炒着吃和拌着吃的 。 而其他藕种(红花藕)更适合煲汤和炖菜 , 因为吃起来的口感是“面”的 。态度:众口难调 , 厉家菜粉丝遍布全世界网传 , 厉家菜不能点菜 , 上什么就得吃什么 。 采访人员翻阅菜单 , 发现该店提供298元-2868元不等 , 约20种套餐选项 。为何只提供套餐而不能单点?丛春生解释 , 厉家菜作为北京市的一家涉外餐馆 , 营业之初是为外国人准备的 。上个世纪80年代 , 国人的生活水平还没有达到随随便便就能下趟馆子的地步 。 而光顾中国餐馆的老外看不懂菜名 , 往往胡乱点菜 。 于是 , 厉家菜便推出不同价位的套餐选项 , “凉菜热菜、鸡鸭鱼肉全都给搭配好了” 。丛春生表示 , 店里所有菜品都是明码标价 , 愿意吃就吃 。 他还笑言 , 厉家菜的粉丝遍布全世界 , 连美国前总统克林顿都是其中之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