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隐秘角落:故宫里的七个秘密
_原题是:隐秘角落:故宫里的七个秘密
电视剧里经常看到不受皇上宠爱的嫔妃被打入冷宫 。 那么这个冷宫到底在哪里?
文 | 何映宇
故宫又称紫禁城 。 为什么叫紫禁城?紫 , 并非紫色 , 而是一个天文学概念 。
中国古代讲究“天人合一”的规划理念 , 用天上的星辰与都城规划相对应 , 以突出政权的合法性和皇权的至高性 。 天帝居住在紫微宫 , 而人间皇帝自诩为受命于天的“天子” , 其居所应象征紫微宫以与天帝对应 , 《后汉书》载“天有紫微宫 , 是上帝之所居也 。 王者立宫 , 象而为之” 。 紫微、紫垣、紫宫等便成了帝王宫殿的代称 。
由于封建皇宫在古代属于禁地 , 常人不能进入 , 故称为“紫禁” 。 明朝初期同外禁垣一起统称“皇城” , 大约明朝中晚期 , 与外禁垣区分开来 , 即宫城叫“紫禁城” , 外禁垣为“皇城” 。
这座紫禁城 , 现在已经成为了故宫博物院 , 对外开放 。 参观过故宫的游客不计其数 , 可是对于这座古建筑宫殿群 , 你们又了解多少呢?
文章图片
元大都的皇宫在哪里?
我们知道 , 明朝并不是第一个定都北京的朝代 。 明北京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起来的 , 而元大都的前身则是金中都 。 那么金中都和元大都的皇宫在什么地方呢?
金贞元元年三月二十六日(1153年4月21日) , 金国正式迁都 , 改元贞元 , 改燕京为中都 , 定名为中都大兴府 。 中都仿照北宋汴京的规制 , 在辽南京城基础上扩建 。 而蒙古帝国灭了金国之后 , 1267年 , 在金中都东北营造新都即大都城 , 1276年基本建成 。
元大都又名汗八里城 , 位于北京市旧城的内域及其以北地区 。 忽必烈迁都燕京后 , 居住在城外的金代离宫——大宁宫内 。 至元四年(1267年) , 开始了新宫殿和都城的兴建工作 。 中书省官员刘秉忠为营建都城的总负责人 , 阿拉伯人也黑迭儿负责设计新宫殿 。 郭守敬担任都水监 , 修治元大都至通州的运河 。
2016年4月18日上午 , 故宫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专家咨询会在故宫召开 。 故宫博物院考古研究所介绍了故宫隆宗门西遗址和慈宁宫花园东院遗址最新的考古发掘成果 。 在故宫隆宗门西 , 工作人员铺设消防管道时 , 意外发现了元大都皇宫遗址 , 经过考古发掘 , 发现故宫地基有三层 , 分别是元、明、清 , 故被称为“故宫三叠层” 。 这也是第一次发现元朝皇宫的存在 。 也就是说 , 元大都皇宫被埋在了故宫的地下!
文章图片
元大都复原图
元大都皇宫的地上部分 , 我们还能看到的 , 就是当时南北纵贯的太液池(今北海、中海)御苑区的水体部分 , 最初是元朝人开挖的 , 但地上建筑部分已经荡然无存 。 明永乐四年(1406年) , 明成祖朱棣下诏以南京皇宫为蓝本 , 兴建北京皇宫和城垣 , 元朝皇宫被全部推倒了 , 只留了下了夯土层在故宫的地下被埋藏着 。
太和殿是皇上上朝的地方吗?
受影视剧的影响 , 现在很多人认为太和殿平时是用于上朝的 , 其实不是 。
文章图片
太和殿
太和殿在明清时期是用来举行各种典礼的场所 , 并非处理政务之地 。 明清两朝24个皇帝都在太和殿举行盛大典礼 , 如皇帝登基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 , 此外每年万寿节、元旦、冬至三大节 , 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员的朝贺 , 并向王公大臣赐宴 。 清初 , 还曾在太和殿举行新进士的殿试 ,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始 , 改在保和殿举行 。
明清皇帝上朝的地方主要在太和门、乾清门(为御门听政)、乾清宫(有大事或重要的事情时皇帝召见大臣所在地) , 晚清时期慈禧太后垂帘听政 , 上朝的地点也因此变为养心殿 。
皇上平时住在宫里吗?
颠覆我们普通人的认识 , 不仅太和殿不是皇上上朝的地方 , 而且皇帝平时也不怎么喜欢住在皇宫里 。
为了保证皇宫的安全 , 紫禁城的城墙造得非常高 , 达到了惊人的10米 , 象征封建皇权至高无上 。 平时城门也都关着 , 四面高墙除了几个透风的小窗 , 就没有别的缝隙 , 阻挡了空气的流通 。
一到夏天 , 紫禁城内酷热难当 , 而且感觉压抑 , 养尊处优的皇上也是怨声载道 。 所以清代皇上爱住在有山有水风景好空气新鲜的园林里 , 北京故宫西侧的中南海 , 是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皇帝的心爱之处 , 而圆明园建成之后 , 清朝皇帝就爱住在圆明园 , 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几位皇帝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圆明园里 , 办公和生活大约一年三分之二的时间都不在紫禁城里 。
宫里的人喝不喝宫里的水?
紫禁城里有很多井 , 但是宫里的人并不喝井里的水 , 而要人专门从玉泉山去运山泉水 。 山泉水当然要比井水更加好喝 , 不过玉泉山到故宫有20里路 , 非常消耗物力 , 所以当时规定 , 皇帝每天可以用50罐水 , 太后是20罐 , 而宫女与太监只能用2罐水 。
此外 , 不喝井里的水也是因为人们认为宫内的水不干净 。 后宫经常会发生一些勾心斗角的事来 , 很多人都会选择投井自尽 , 比如著名的珍妃井 , 就是珍妃被太监推入井中淹死之地 , 这样的井水谁敢喝?
文章图片
珍妃井
井里的水不能喝 , 但不等于井就没有用处 。 由于皇宫里都是木建筑 , 再加上古代人晚上照明的主要用品就是灯火 , 容易失火 , 留下这些水井还有一个作用就是为了防火 。 而这些水井正好都遍布在每个别院里 , 故宫中几乎每个大殿的前面都有几口巨大的水缸 , 也是为了救火而准备的 。 这些大水缸名叫“太平缸” , 有铁的、铜的 , 还有铜质鎏金的 , 每口缸都有一千多公斤重 。 所以说当时取水还是非常方便的 , 可以发挥灭火的功能 。
即便如此 , 紫禁城内还是经常会着火 , 东六宫之一的延禧宫就曾多次遭受火灾 。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延禧宫起火 , 烧毁正殿、后殿及东西配殿等建筑共25间 , 仅余宫门 。 同治十一年(1872年)曾提议复建 , 但未能实现 。 宣统元年(1909年) , 端康太妃(光绪帝的瑾妃)认为 , 这里既然这么容易着火 , 不如以西洋形式造一座水殿 , 以镇压火神 , 于是 , 她主持在延禧宫原址兴工修建一座3层西洋式建筑——水殿 。
当时对这座西洋宫殿的设想是:水殿的墙壁隔着两层玻璃 , 玻璃夹层里注水养鱼 , 在建筑外面也注水养鱼 , 环以假山相绕 。 只是水殿还没有修筑好 , 清王朝就覆灭了 , 所以 , 就留下了这座皇宫中的西洋烂尾楼 , 俗称“水晶宫” 。 这里也成为故宫里唯一一处西洋形制的建筑 。
冷宫到底在哪里?
我们看影视剧 , 经常看到不受皇上宠爱的嫔妃被打入冷宫 。 那么这个冷宫到底在哪里?实际上 , 紫禁城无“冷宫”匾额 , 冷宫并不是某一处宫室的正式命名 。
根据一些文献记载 , 明、清时代被作为“冷宫”的地方有好几处 。 故宫的冷宫并不是确定的场所 , 故宫里根本没有“冷宫”这个宫殿 。 它其实只是一个概称 , 哪位嫔妃犯了错、被幽禁 , 或者皇上以后不去哪座宫殿 , 哪座宫殿就变成了“冷宫” 。
明代万历皇帝的王恭妃 , 曾因受万历皇帝冷落而被幽禁在东西六宫中最偏僻的景阳宫 , 王恭妃在这里度过了整整十年 。 明末天启皇帝时 , 成妃李氏得罪了权势赫赫的太监魏忠贤 , 在长春宫被赶到御花园西面的乾西 , 一住就是四年 。 先后被幽居乾西的 , 还有定妃、恪嫔等人 。
明初时 , 在西六宫以北建有五座院落 , 统称乾西五所(清乾隆时期改为重华宫、漱芳斋、重华宫厨房、建福宫及花园 , 彻底改变了原有的规整格局) , 原为皇子住地 。 这个“冷宫”在紫禁城内之西 。
清代光绪皇帝的珍妃被慈禧落井之前 , 据说关在景祺阁北边北三所(现坍毁) , 这地方就在今天珍妃井西边的山门里 。
文章图片
珍妃
太监崔玉贵曾详细地讲述了他第一次到北三所的情景:“这里就是所谓的冷宫 。 后来我跟多年的老太监打听 , 东北三所和南三所 , 这都是明朝奶母养老的地方 。 珍妃住在北房三间最西头的屋子 , 屋门由外倒锁着 , 窗户有一扇是活的 , 吃饭、洗脸都是由下人从窗户递进去 , 不许珍妃同下人交谈 。 没人交谈 , 这是最苦闷的事 。 她吃的是普通下人的饭 。 由两个太监轮流监视 , 这两个老太监无疑都是老太后的人 。 ”
雨花阁里有什么秘密?
文章图片
雨花阁
故宫并非每一座建筑都对外开放 。 在故宫外西路的春华门内 , 有一座故宫西部建筑群中最高的建筑——雨花阁 , 是故宫中数十座佛堂中最大的一处 。 这里 , 普通观众就还没有机会能够深入其中 , 一探究竟 。
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 , 乾隆皇帝采纳蒙古三世章嘉国师胡土克图的建议 , 仿照西藏阿里古格的托林寺坛城殿 , 在原有明代建筑的基础上改建成雨花阁 , 于其中供奉西天梵像 , 雨花阁是一座藏传佛教的密宗佛堂 , 建筑形制独特 , 具有浓郁的藏式佛教建筑风格 。
雨花阁为楼阁式建筑 , 外观三层 , 一、二层之间靠北部设有暗层 , 为“明三暗四”的格局 。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添建前檐抱厦3间;南面明间开门 , 次间开双交四椀菱花槅扇槛窗4扇 , 屋内天花装饰为六字真言及法器图案 , 宝顶处安鎏金铜塔 。 龙和塔共用铜近一千斤 。
雨花阁严格按照藏密的事、行、瑜伽、无上瑜伽四部设计 。
底层称智行层 , 悬乾隆御题“智珠心印”匾额 , 供奉无量寿佛等事部主尊 , 佛龛之后有乾隆十九年(1754年)制掐丝珐琅立体坛城3座 。 暗层称德行层 , 楼梯间前设供案 , 供行部佛像9尊 , 以宏光显耀菩提佛为中心 , 佛母和金刚各4尊分列左右 。 三层称瑜伽层 , 供瑜伽部佛像5尊 。 顶层称无上层 , 供奉密集金刚、大威德金刚、上乐金刚各1尊 。
每年四月初八日 , 宫中派喇嘛5名在雨花阁无上层诵大布畏坛城经 。 每月初六日 , 在德行层安放乌卜藏经 。 雨花阁是目前中国现存最完整的藏密四部神殿 , 对于研究藏传佛教具有重要的意义 。
御膳房在哪?
文章图片
在分布于皇城紫禁城内大大小小的宫院里 , 都有各自的膳房 。 仅后妃们差不多就有八个等级 , 她们的常例饭费 , 从五十两到十来两不等 , 份例越低 , 膳房越小 , 菜点越少 , 所用餐具也从金、银到锡、瓷不同 。 在众多的膳房中 , 最大的是为皇帝服务的“御膳房” 。
故宫内的御膳房有两处:一处是在景运门外(珍宝馆南面) , 叫“外御膳房” , 又叫“御菜膳房” 。 “御菜膳房”不但制作大宴群臣的“满汉全席” , 而且有时还为值班大臣备膳 。 另一处在“养心殿”侧 , 叫“内御膳房” , 又称“养心殿御膳房” , 无数珍馐异馔都出于这里 。
别看御膳房地方不大 , 却分工明细 。 御膳房设有荤局、素局、挂炉局、点心局、饭局等五局 。 荤局主管鱼、肉、海味菜;素局主管青菜、干菜、植物油料等 , 挂炉局主管烧、烤菜点;点心局主管包子、饺子、烧饼、饼类 , 以及宫中独特糕点等;饭局则主管粥、饭 。
仅仅“养心殿”一个御膳房 , 为皇帝食用服务的人就有几百人之多 。 “养心殿御膳房”设有:庖长2人 , 副庖长2人 , 庖人27人 , 领班拜唐阿2人 , 拜唐阿20人 , 承应长20人 , 承应人44人 , 催长2人 , 领催6人 , 三旗厨役57人 , 招募厨役10人 , 夫役30人 , 这部分人为“承应膳差人” 。 再加上众多“司膳太监” , 光伺候皇上饮食的就抵得上一个加强连 。
【皇宫|隐秘角落:故宫里的七个秘密】新民周刊所有平台稿件 ,未经正式授权一律不得转载、出版、改编 , 或进行与新民周刊版权相关的其他行为 , 违者必究!
推荐阅读
- 大自然|28个被人类遗忘的角落,遭遇大自然的无情反噬!
- 鹿鼎记|新《鹿鼎记》服装惹吐槽,公主太后穿得像宫女,清朝皇宫穿平底鞋
- 文身师实录:每一个文身背后,都有不可告人的隐秘
- 芒果|《隐秘而伟大》虐心剧情来袭 顾耀东遭遇最大考验
- 树哥的游戏世界|梦幻西游:长安城新出100级无级别项链,为打皇宫,老板出价10W
- 金像奖|《隐秘而伟大》男二王泷正调侃夏继成能拿金像奖
- 王泷正|《隐秘而伟大》男二王泷正调侃夏继成能拿金像奖
- 赵志勇|隐秘而伟大赵志勇结局是什么?赵志勇黑化是不是被威胁
- 顾耀东|《隐秘而伟大》获官媒盖章认证 顾耀东赵志勇兄弟终反目
- 带你看看文松住的豪宅,家里装修金碧辉煌,跟皇宫没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