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研社|他们花了两年半,用做电影的方式做了一本“小说”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他们花了两年半 , 用做电影的方式做了一本“小说”
游研社|他们花了两年半,用做电影的方式做了一本“小说”
本文插图

本文不包含关键剧情剧透 , 请安心食用
“已经做了快两年半了 , 再不打住不行了 。 ”《墨心》制作组的小编“墨墨唧唧”这么告诉我 。
《墨心》是一款悬疑科幻题材的视觉小说 。 这种互动叙事产品在多数玩家中较为冷门 , 但近年来的国内外市场上 , 也出现过诸如《隐形守护者》《底特律:变人》之类的现象级作品——当然 , 相对同类型作品而言 , 即便悬疑题材对剧本的要求往往更高 , 《墨心》两年半的工期还是显得有些太长了 。
游研社|他们花了两年半,用做电影的方式做了一本“小说”
本文插图

《墨心》制作组对此的解释是 , 一方面团队长期全职在这个项目上的不超过三人 , 其他成员更多是只能利用周末完成工作 , 另一方面他们太“贪心”了 , 向作品中加入了许多实验性质的东西 。
全程体验过《墨心》之后 , 我对这个解释并不感到意外 。 因为就算只站在玩家的角度 , 也能轻易察觉到这部作品与传统AVG“不太一样”的地方 。
游研社|他们花了两年半,用做电影的方式做了一本“小说”
本文插图

用知名游戏作比较的话 , 当前市面上的不少作品想要做成《逆转裁判》《弹丸论破》那个样子 , 突出的是证据搜集加推理过程 , 而《墨心》则是往《直到黎明》《狼奔冢突》那个方向去的 , 玩家会被剧情推动着“逃命——发掘真相——继续逃命——继续发掘真相” 。
换句话说 , 《墨心》对标的对象不是推理小说 , 而是电影 。 整个故事中大大小小的谜团会在主角的一步步探索中解开 , 玩家所要做的则是在一个又一个的关键节点做出抉择 , 把故事推向你所期望的方向(并承担相应后果) 。
游研社|他们花了两年半,用做电影的方式做了一本“小说”
本文插图

这种“电影化”最明显的地方 , 在于《墨心》的美术 。
国内乃至于世界范围内的视觉小说 , 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低成本”的代名词 。 毕竟文字AVG的主角是文字 , 只要剧本足够扎实 , 即便只有寥寥几张背景图和角色立绘 , 玩家大多也能接受 。
《墨心》没有接受 。 这部作品的全部图片素材超过3000张 , 剧情图超过1000张 , 全程按照动画与电影的模式制作 , 光是前期分镜镜头就画了数百个 。
游研社|他们花了两年半,用做电影的方式做了一本“小说”
本文插图

我最喜欢的一个场景
在具体游玩过程中 , 他们在美术上的巨大投入以一种极其直观的方式传达给了我 。
一方面是数量上的多 , 为视觉小说塑造了一种动态的感觉 。 剧情任何一点细微的推进 , 几乎都会使场景发生相应变化 。
游研社|他们花了两年半,用做电影的方式做了一本“小说”
本文插图
【游研社|他们花了两年半,用做电影的方式做了一本“小说”】

有的时候一句话就会换一张图
另一方面是表现手法的多 , 让它在演绎剧情时更富有张力 , 通俗点讲 , 就是看得更爽 。
在描述一组连串急促的动作时 , 《墨心》往往会采用漫画的格式 , 来凸显动作的流畅或是打斗的激烈 。
游研社|他们花了两年半,用做电影的方式做了一本“小说”
本文插图

在展现某个重要片段时 , 又会通过小段动画加深玩家印象 。
游研社|他们花了两年半,用做电影的方式做了一本“小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