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扶贫队走了之后|引水、修路,黄河边上的这个古村落活了

沿着东山底村的山路 , 往下走10分钟 , 是蜿蜒曲折的黄河 , 往上走10分钟 , 是云雾缭绕的黛眉山景区 。 可是 , 这样一个美如画的村庄 , 却曾是河南省新安县最偏远的贫困村之一 。
穷成啥样呢?“没钱盖房 , 更没钱娶媳妇 。 ”东山底村村民李超指着不远处的一栋栋土坯瓦房说 , 因为没钱翻修房子 , 很多家庭祖祖辈辈就住在这些土坯房里 , 有的房子 , 甚至已经历经一百多年的沧桑了 。
因为距离县城太远 , 当年的乡村公路又没有通 , 东山底村的村民们 , 即便是去一趟县城 , 也得走上一整天 。
交通阻隔、信息闭塞 , 当别的村庄都在为致富找门路时 , 这个“世外桃源”般的小山村里的不少村民 , 却在很长一段时间每年的粮食只够勉强糊口 。
新安县水利局驻东山底村第一书记仝战胜回忆说 , 东山底村不大 , 全村不过307户、862人 。 可2014年时 , 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却有89户、295人 , 这意味着 , 全村三分之一的村民 , 都是贫困户 。
后来 , 一些不甘贫困的年轻人 , 开始三三两两弃村而去 , 他们背井离乡 , 去郑州 , 去广东 , 打工去了 。
当年的李超 , 就是其中的一员 , 他的家庭 , 甚至比别的村民要更贫困一些——他的父亲 , 在他2岁多的时候 , 就已经去世了 。 10多岁时 , 李超去了外地一家养猪场打工 。
如今的李超已经是一家民宿的老板 , 同村的邻居也都已经摆脱贫困 。
修路找水
2016年4月 , 到东山底村任职第一书记的仝战胜 , 看到的是这样的场景:行路难 , 通组入户的道路大部分没有硬化 , 晴天是“扬灰”路、雨天是“水泥”路 , 村民们的生产生活非常不便;吃水难 , 全村几百名村民的水源 , 仅靠一眼山泉 , 平均每小时出水量不足3立方米 , 碰上天旱时山泉断流 , 全村人甚至连最基本的饮水做饭都成了难题;增收难 , 山脚下的东山底村 , 大部分都是石头 , 仅有的几亩地 , 每年产的粮食 , 也不过刚够养家糊口 。
驻村一段时间后 , 仝战胜开始逐渐发现 , 村里在册的有800多名村民 , 可大部分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 , 还留在村里的 , 大多是老人 , 为数不多几个看着稍微年轻点的 , 却是外出打工没人要的聋哑人和好吃懒做的“啃老族” 。
“没钱、没技术、没门路 , 村里年轻人要想多挣钱 , 只好外出打工、干苦力去了 。 ”东山底村党支部书记杨天份向他诉苦说 。
不过 , 也有好消息 , 杨天份告诉他 , 东山底村虽然穷 , 却因为那些一栋栋的土胚房、古建筑 , 被评为国家级的传统古村落 , 村里的杨家大院 , 已经历经了百年风雨;山上的黛眉山 , 是世界地质公园 , 山下的黄河与小浪底水库 , 每年也能吸引很多游客 。
2014年时 , 伴随着黛眉山景区正式运营 , 村里的窘况开始逐渐有一些好转 。 由于占用了村里的一部分山地 , 景区会每年拿出利润的1.5%作为林坡资源流转的分红上交村集体;村里一些能人 , 也开始去景区培育苗圃、承包工程 , 还有一些能人 , 还在村里开了农家乐、乡村旅馆 , 承接一些落地游客 。
但总体上 , 这些还都是小打小闹 , 不成系统 。 为啥呢?一个是因为路 , 另一个是因为水 。
【第一财经|扶贫队走了之后|引水、修路,黄河边上的这个古村落活了】仝战胜发现 , 虽然从县城到景区的公路已经硬化成了水泥路 , 但通往村里的道路 , 却仍是每逢下雨就泥泞不堪的乡村土路 , 车辆通行 , 人员进出 , 都很不方便 。 再加上村里的水源本就稀缺 , 这么多年全村的吃喝拉撒 , 都是指望着山上那一汪山泉 , 游客来了没水喝 , 也没水洗澡 , 根本没办法留住游客 。
“要想富 , 先修路 。 ”仝战胜这样想着 , 一边回“娘家”新安县水利局争取水利资金 , 一边到处申请资金为东山底村修通“最后一公里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