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记我国精确制导领域的开拓者陈定昌院士“搞科学就是要创新”
9月7日 , 曾研制出我国首部激光雷达的导弹专家陈定昌院士走了 。
陈定昌是我国武器系统总体、防空反导及制导雷达技术专家 , 我国精确制导领域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 。 有人说 , 他总是站在时代前沿 , 具有超前思维 , 用一生推动着我国空天防御体系能力建设 。
回顾几十年的航天生涯 , 陈定昌曾自谦 , 自己并不是思维超前 , 而是在考虑问题时喜欢从全局出发 , 从国家整体利益考虑 , “我一生的最大追求 , 就是在实现中国梦上多做一些工作” 。
从少年时代起 , 遭受国破家亡之痛的陈定昌就立志报国 , “决心长大了一定要投身国防 , 为国家研制精良武器 , 让中国人不再受欺负” 。
1955年夏季 , 陈定昌即将完成高中学业 。 老师欣赏他的写作之长 , 建议他报考中文专业 , 将来可以从事写作 , 当作家、当采访人员……
可真到了眼前 , 陈定昌犹豫了 。 联想到自己的祖国贫穷、落后 , 曾经被外夷欺辱、掠夺 , “科技强国”便成为他的夙愿 。 于是 , 他放弃文学梦想 , 毅然选择理工科 。
从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毕业后 , 陈定昌被分配至国防部五院二分院工作 。 从此他与航天结缘 , 开始了他逐梦航天的传奇导弹人生 。
20世纪60年代初 , 激光技术开始出现 。
钱学森提出:激光能不能做一个信号源 , 像无线电一样 , 也能做各种各样的探测和制导应用?这个“激光之问”最终交到了陈定昌手上 。
经过数月资料研究与调研 , 陈定昌写出了两份报告 , 肯定了激光确实是一个方向 。
钱学森听完报告后 , 当场决定 , “在航天里面 , 要把激光与无线电放在同等位置来发展 。 ”于是 , 先期调研任务变成了预研项目 。
那时 , 激光雷达在国际上刚刚起步 , 事关重大 , 钱学森亲自主持这项工作 。 七机部、中国科学院等3家单位联合攻关 , 20多岁的陈定昌被任命为项目组长 。
为了项目早日能够实验 , 陈定昌一天跑五六家单位 , 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儿 。 这也让他深深感到:科学就是要创新 , 要不畏艰难 , 才能有所作为 。
在当时条件下 , 尽管研制工作困难重重 , “激光雷达项目”仍然取得了可喜成绩 。 该项目建成了世界上第一部激光雷达样机 , 发展了我国第一部全反射式激光雷达 。
1996年 , 陈定昌担任首席科学家后 , 提出新的目标 。
在他看来 , 创新集中在关键技术、途径、方法的创新上 。 要瞄准未来十年二十年 , 必须站在时代的前沿 。 这种指导思想直接维持了技术的优势 , 推动了相关专业发展 , 也让他所从事的空天防御事业步入发展快车道 。
熟悉陈定昌的人 , 对他的印象集中在几点上——
其一是紧密跟踪国内外新知识、新技术发展 , 捕捉新信息速度之快 , 对趋势之敏感 , 令人敬服;其二是擅长对信息进行真伪和优劣的鉴别 , 对事物判断准确 , 善于抓住重点;其三是擅长超前思维 , 物理概念强 , 善于作顶层策划 。 这些特长在工作中被他发挥得淋漓尽致 。
【追记我国精确制导领域的开拓者陈定昌院士“搞科学就是要创新”】“20年前走得不对 , 20年后就没有结果 。 ”这是陈定昌的名言 。 1984年 , 陈定昌出任二院二部主任 , 他全面规划和未雨绸缪的意识更强了 。
在二院研制第二代防空导弹的同时 , 以陈定昌为代表的一些专家 , 极具前瞻性地提出第三代防空导弹的设想 。 该设想得到了包括任新民、梁思礼、陈怀瑾等人的大力支持 。 第三代系统的成功 , 会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俄罗斯后第三个具有自主研制同一水平能力的国家 , 标志着我国导弹研制、试验能力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
但是陈定昌不满足于此 。
在第三代研制的同时 , 他又将眼光瞄向了第四代 。 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刚刚成立的几年里 , 担任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的陈定昌和专家们一起 , 带领相关人员 , 完成了多项发展战略规划制定等重大任务 , 为我国精确制导技术发展出谋献策 , 推动和促进精确制导技术大跨度发展 。
推荐阅读
- 进展|我国首个大型水库清淤试点工程——宿鸭湖水库清淤扩容工程进展顺利
- 野史来探究|被外媒称为“天堂之路”的“最美公路”, 我国合那高速公路当之无愧
- 绿化|我国已完成全年造林任务近八成
- 艺术品|【财富雅谈】我国有7000万艺术品收藏者,包括你吗?
- 我国修法|我国修法拟对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作调整
- 赊刀人|中国民间最神秘的组织“赊刀人”
- 我国已完成全年造林任务近八成
- 经济|【手绘动漫】“云来云往”新福建
- 飞行的小猪|我国最受欢迎的6大城市! 旅客们表示: 来了就不想回家了!
- 刑责|我国修法拟对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作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