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光明日报:“强基计划”自动屏蔽存有功利心的考生
【强基|光明日报:“强基计划”自动屏蔽存有功利心的考生】_原题为 光明日报:“强基计划”自动屏蔽存有功利心的考生
光明日报9月28日消息 , 新学期伊始 , 很多学校开始在新生中遴选“强基计划”缺额部分学生 , 这引起了舆论的高度关注 。 “强基计划”遇冷之说甚嚣尘上 。
实际上这种说法有失偏颇 。 据了解 , 经过高门槛的审核 , “强基计划”报名人数超过100万 , 最后只招收6000人 。 冷 , 还是热?不言自明 。
一位招办主任明确讲 , 剩余的份额 , 我们在新生中遴选更稳妥 , 我们不想为了完成计划而完成计划 。
可以说 , “强基计划”的一大特点是条件严苛 。 首先 , 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招生计划 , 而是一个国家急需的战略人才培养计划 , 着眼于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 。 因此 , 推出之初 , 就特别强调 , 培养方式的独特性 , 比如单独编班、单独制定培养计划、本硕博打通培养等等 。 其次 , 在遴选对象上 , 特别强调了两点:第一、有志于基础学科学习研究的人;第二 , 学科特长极其突出 。 二者缺一不可 。
学科特长突出 , 又有志于献身基础学科 。 这种人有多少?这其实才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 如果说“强基计划”缺生源 , 那缺的一定是合适的生源 , 优秀且有志于基础学科的 , 而不是把“强基计划”作为进入名校的跳板 。
作为首次实施的一项新政 , 出现任何问题都正常 。 而这恰恰是一个总结经验的过程 , 绝非一句“遇冷”了之 。
客观地说 , 保持一个高门槛 , 自动屏蔽一批存有功利心的考生 , 对于保持“强基计划”的初心和使命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 世界上很多伟大的科学家 , 之所以伟大 , 不仅仅是因为绝顶聪明 , 更在于有志于此 , 用心且努力 。 著名物理学家、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院士就曾多次自嘲自己并不聪明 , 甚至有点笨 , 是靠后天努力而已 。
所以 , 如果非要给“强基计划”下一个“遇冷”的判断 , 我想 , 我们更应该检视的是 , 为什么非要搞“强基计划”?显然 , 这是因为没有很多人甘于坐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的“冷板凳” , 很多高考的优胜者为了不辜负十年苦读得来的高分 , 而更愿意选择计算机、金融、管理等热门学科 。
从这个角度看 , 这已经不仅是学校、教育部门着急的事了 , 而是值得整个社会、社会评价需要检讨的问题 。 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 , 对于我们在关键技术实现突破 , 破解西方国家对我们的技术围堵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但仅仅是高校等教育部门努力远远不够 。 如果从事基础学科研究不比学金融差 , 那么 , 我们就可以乐见“强基计划”的消失了 。
(作者系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 , 原题为《“强基计划”自动屏蔽存有功利心的考生》)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 , 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推荐阅读
- 强基|条条大路通名校!强基/综评/专项计划,你适合哪一条?
- 强基|高校“强基计划”遇冷:自主招生2.0,人才选拔仍功利
- 强基|想参加强基计划/综合评价,高一高二高三该如何准备?
- 年度|《好声音》第3场PK赛结束,年度五强基本无悬念,谁是冠军导师?
- 强基|部分学校出现招生未满员现象 “强基计划”遇冷了吗
- 惩罚|光明日报:整治论文学术不端应加大公开惩罚力度
- 强基|报名者超百万、部分学校却未招满,强基计划究竟是冷还是热?
- 强基|部分学校出现招生未满员现象 “强基计划”遇冷了吗?
- 强基|“强基计划”更是一项育人方式改革
- |《光明日报》点赞《青春在大地》:以榜样的力量为青春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