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纯|通威的多晶硅“雄心”

_原题为 通威的多晶硅“雄心”
与光伏产业链中组件、电池的“针锋相对”竞争格局相比 , 多晶硅行业因其化工属性在整个光伏行业中略显低调 , 有行业人士形容这是一个尤为“团结”的环节 , 目前已经形成了通威、大全、新特、协鑫、东方希望为首的多晶硅五巨头 。 就是在这样一个各家都齐头并进的行业中 , 通威股份旗下永祥股份却凭借优秀的成本控制能力跃居多晶硅龙头位置 。
“打造高纯晶硅的世界级龙头企业及世界级清洁能源公司”是内蒙古通威高纯晶硅(永祥股份全资子公司)宣传展厅中非常醒目的一句标语 , 这是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对永祥股份的期许 , 也是这个多晶硅龙头企业的使命 。
这句标语不仅仅体现在口号上 , 从产能规划到成本控制 , 通威无疑已经成为我国乃至全球多晶硅企业的翘楚 。 根据通威股份年初发布的未来四年投产计划 , 预计到 2023年高纯晶硅业务累计产能将达22-29万吨 。 这将助力通威攀上最大多晶硅企业之位 。
据了解 , 2020年 , 永祥新能源二期、云南通威高纯晶硅项目已经启动建设 , 投产后永祥高纯晶硅实际产能将超过16万吨 。
从成本来看 , 根据通威2020年中报数据 , 报告期内 , 该公司高纯晶硅持续满负荷生产 , 产能利用率达116% , 单晶料占比达90.86% , 平均生产成本3.95万元/吨 , 其中新产能平均生产成本3.65万元/吨 , 这一成本毋庸置疑的位居行业前茅 。
生产:安全、标准、可靠性
从农业跨界到光伏 , 并且一出手就选择了技术、资金、管理门槛最高的多晶硅环节 , 通威在多晶硅领域下的功夫 , 更接近于一次“重生” 。
众所周知 , 安全生产是多晶硅企业生产管理的重中之重 。 今年以来 , 新疆多晶硅企业陆续发生事故导致整个行业的多晶硅供应出现断层 。 事实上 , 这并不仅仅是个例 , 有行业资深人士告诉光伏們 , 多晶硅是一个化工行业 , 安全生产是企业的底线 。 在内蒙古通威的操作室 , “发展绝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 , 这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一行大字醒目烙在大屏幕上 。
高纯|通威的多晶硅“雄心”
文章图片

通威深谙多晶硅企业生产的主次关系 , 永祥股份副总经理兼内蒙古通威高纯晶硅总经理袁中华在采访中数次强调 , 安全生产是前提 , 产量、效率都要放在安全生产之后 。 为了保障安全生产 , 通威引进了杜邦的安全管理系统工具 。
“杜邦是做炸药出身的 , 他们是安全管理的专家” , 袁中华介绍道 , 为了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 公司专门成立了安全管理提升小组 , 以集团总裁作为组长 , 公司董事长为执行组长 , 便于资源调配 , 保障安全管理工作的畅通无阻 , 对于严重违章作业的行为一律开除 。
目前 , 永祥股份多晶硅产能已经达8万吨/年 , 工厂分布在内蒙、四川、云南多地 , 即使在今年二季度多晶硅价格持续下跌的艰难时刻 , 在安全至上管理信念的指导下 , 永祥力保各厂区安全有序高质量生产 , 为行业多晶硅供应提供了保障 。 内蒙古通威也顺利通过了国家、省级、市级等相关安全监察部门的检查 , 并且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
除了安全生产的理念之外 , 标准化操作是内蒙古通威的另一大符号 。 “有岗位就有标准 , 有操作就有标准 , 有标准严格执行 , 杜绝无标准操作” , 标准不仅是安全生产的前提 , 也是管理的核心 。 无规矩 , 不成方圆 。 据了解 , 永祥股份旗下的各子公司整理形成了规范的管理、技术、岗位三大标准 , 大到工艺流程、技术指标 , 小到螺丝的位置、扭向都有严格规定 。
袁中华表示 , 多年来 , 公司推行工作标准化 , 标准清单化 , 清单数据化 , 数据信息化 , 不断实现管理提升 , 创造出具有永祥特色的管理模式 , 先进的现代化花园式工厂获得国家、省、市领导、专家高度肯定和评价 。
高纯|通威的多晶硅“雄心”
文章图片

如果说安全生产是前提 , 标准化操作是抓手 , 那么产品可靠性就是永祥的“生命线” 。 在永祥厂区 , 随处可见一句醒目的标语:可靠性是多晶硅的生命线 。 通过自主研发的“永祥法”生产工艺 , 永祥多晶硅产品关键杂质元素指标达99.999999999% , 部分达到半导体电子级多晶硅品质 , 打破了国内高品质晶硅依赖进口的局面 , 改变了全球高纯晶硅供应格局 , 实现了高纯晶硅“中国制造” 。
成本:环保、技术、员工
在光伏行业 , 通威的成本控制是一大特色 , 其出身于农业领域的企业基因 , 令整个行业几乎无人能望其项背 , 这一管理模式在永祥多晶硅的业务中 , 是最“称手”的利器 。 2020年二季度 , 由疫情叠加行业窗口期导致了光伏产业链价格急剧下滑 , 作为整个行业的最上游 , 多晶硅企业也难免承压 。 有分析人士透露 , 在多晶硅价格跌破60元/kg之后 , 也只有通威等一两家多晶硅企业可以实现微利 。
在谈及成本竞争力时 , 袁中华认为 , 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去分析 , 首先 , 多晶硅产线的投产时间确实会带来一定的成本竞争优势 , 随着技术工艺以及设备的完善 , 多晶硅的投资成本从100亿元逐步降到10亿元以内 , 永祥的新产能从基因上具备了成本竞争的优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