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以理服人有多难

用“以理服人”的办法讨论问题,看起来好像可行,但面临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1、对方是否愿意讲道理?通常我们倾向认为多数人都是讲道理的,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2、对方是否对相关观点有排斥或者不感兴趣?如果对方并不喜欢相关观点,或者不感兴趣,那就很难认真思考,从而无法继续。3、对方知识储备或者思考能力是否有明显的不足?即使对方愿意思考相关观点,但如果知识储备不够,或者思考能力不行,依然难以继续。4、自己是否对自己的道理过于坚信而不愿正视反对意见?当我们说一个人试图以理服人时,可以认为他不满足以上三点。但说理是讨论的过程,而不是教育或者灌输的过程。没有人可以保证自己的道理就是完全正确的。如果他只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道理上,而无视对方的观点,那这讨论也是无法正常发展的。当一个人试图用道理说服对方时,双方有极大的概率满足以上至少一点,导致说服过程无法继续。可以说“以理服人”式的讨论在日常生活和很多其他领域都是一种一厢情愿的美好想象。那是否有比以理服人更好的讨论办法?我认为是有的。以理服人的问题主要不是出在“理”上,而是“服”上。如果我们不把说服别人作为主要目的,那可能遇到的麻烦就会少很多。可以把相互理解作为主要目的。讨论争取双方都对对方的观点有足够的理解,而双方是否改变自己的观点主要看自己。那首先要做的就是理解对方的观点。即使对方的观点看上去很幼稚、很荒唐、很片面,这都不是无法理解的原因,而只是不愿理解的借口。一个人产生或者坚持任何观点,都是有其原因和合理性的,如果不愿去深入探讨,那么在讨论之初就没有尊重对方,这讨论就很难继续。其次讨论是双向的交流,而不是单向的灌输。理解对方的观点后,不能简简单单地把它放在一边,然后大说特说自己的观点,甚至借此贬低对方的观点。要让对方认识到自己对他的观点理解程度,并且尽量以此为出发点寻找问题或者漏洞,引发对方思考。因为几乎每个人都更倾向于思考自己的观点,而不是思考别人的观点。最后当对方不愿意正视自己提出的问题时,基本已经意味着讨论失败了。但作为一种尝试,也可以简单阐述自己的观点,并且试图引发对方的兴趣以形成讨论。这里还需要注意的一个很重要的细节,“理”是因人而异的,而不是普适的。同样的道理,可能和一个人能讲通,而和另一个人讲不通。并且能讲通的道理也并不一定是正确或者靠谱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对方有宗教信仰,那么和他讨论问题就要尊重他的信仰,并且在他的信仰基础上说理,即使在自己看来这基础本身是没道理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