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家光:技校毕业,攻克西方绝密技术,获国家科技奖,被中央重用


|洪家光:技校毕业,攻克西方绝密技术,获国家科技奖,被中央重用
文章图片
|洪家光:技校毕业,攻克西方绝密技术,获国家科技奖,被中央重用
文章图片
|洪家光:技校毕业,攻克西方绝密技术,获国家科技奖,被中央重用
文章图片
【|洪家光:技校毕业,攻克西方绝密技术,获国家科技奖,被中央重用】
|洪家光:技校毕业,攻克西方绝密技术,获国家科技奖,被中央重用
中国小伙洪家光 , 今年41岁 ,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 被中央重用 。 听到这些的第一反应 , 很可能认为他是一位年轻的院士 , 或者是一位出类拔萃的博士 。
事实上 , 洪家光学历并不高 , 他毕业于技校 , 曾是中航企业一位普通的零部件车工 , 但他凭借着对梦想的坚持 , 对于工匠精神的执著追求 , 带领团队攻克了曾被西方垄断的航空发动机叶片滚轮精密磨削技术 , 取得了专利并获国家科技奖 , 他现已成为中航工业的首席技能专家 。
家境贫寒、出身技校、勤奋好学洪家光 , 1979年出生于沈阳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 , 由于家里经济情况不太好 , 初中毕业时他没有继续读高中考大学 , 而是选择了一所技术学校 。
从家到技校 , 坐公交车需要2个多小时 , 车上其他人在这段车程中随着车子的摇晃而睡着了 , 而洪家光却珍惜这段时间、用来看书 。 3年的时间 , 他光在公交车上就学习了4本技术方面的书籍 。 1999年技校毕业 , 洪家光以第1名的成绩被分配到了中航工业沈阳航空发动机公司 , 在58车间进行零部件生产 。
刚从学校走出来的学生 , 对未来都是带着美好的憧憬 , 但是当洪家光进入58车间 , 呈现在他眼前的只有机器和工人们在忙碌地生产零件 。 在这里 , 他没有看到想象中的航空发动机 , 更没有看到飞机 。 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在机器上做零件 , 而且所做的零件都是一样的 , 同样的动作重复成百上千遍 。
这时 , 洪家光想 , 自己一个农村出来的孩子 , 既没有背景 , 也没有高学历 , 靠着每天重复同样的动作做一个小零件今后能有所作为吗?一时间 , 犹豫、彷徨、茫然的情绪包围着洪家光 。
车间的一位老师傅告诉他 , 不要小看了这一个零件 , 如果一个零件出现问题 , 就会造成航空发动机不能正常运转 , 从而引发更大的问题 。 作为一个车工 , 虽然看似不起眼 , 但正是由无数个车工生产的各个零部件才组成了一架飞机 , 每一个人的工作都很重要 , 都是整体不可缺少的一份子 。 听完这些话 , 洪家光豁然开朗 , 他不再纠结 , 而是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 。
拜师学艺、刻苦钻研1999年 , 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 , 由于当时我国没有自主研发的飞机 , 只能用其他国家的飞机将烈士遗体运回国 。 这件事 , 深深地触动了洪家光 , 他暗暗下决心 , 要成为一名技术人才 , 为国家的航天事业做贡献 。
为了快速提高自己的技术 , 洪家光想到去拜厂里的全国劳模孟宪新为师傅 , 学习他的“高速切削内螺纹”技术 。 但问题是孟师傅与洪家光不在一个车间 , 于是 , 洪家光每天干完自己车间的工作后 , 就立刻跑到孟师傅的车间 , 给孟师傅当助手 , 才几个月时间洪家光就熟练掌握了师傅的车刀磨削技术 。
当然 , 这也是洪家光用加班加点换来的 , 其他工人一年干了4000个工时 , 而他一年干了7000多个工时 。 有时候 , 厂里的生产任务重了 , 洪家光就索性把行李带到厂里 , 一待就是一个多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