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亡|梦蝶、悼亡与旅行:青年本雅明的爱与迷狂

或许只要能够做足准备,就会命中注定般在某个时刻与任一个本雅明相遇。
在本雅明逝世80周年纪念日,我们邀请13位本雅明的研究者、译者及出版人(汪民安、夏可君、秦露、杨俊杰、谭徐锋、林雅华、姚云帆、胡桑、姜雪、谢俊、王凡柯、李莎、汪尧翀),进行了一场深入而发散的笔谈,分别从爱(生活史)、死(接受史)、思(思想史)的维度透视本雅明。不同于系统化将学者思想按照不同主题进行编排的纪念范式,我们选择以一种或许更契合本雅明性情的方式来切入本雅明的世界。
 悼亡|梦蝶、悼亡与旅行:青年本雅明的爱与迷狂
文章图片
本雅明。
在第二期有关爱、成长与生活史的笔谈中,谭徐锋、姜雪、王凡柯、李莎、汪尧翀几位作者摘取了他们在阅读本雅明时收集的“思想碎片”,幼年本雅明,痴迷于幻化为身边的事物。青年本雅明,将对友人的哀悼连同智识锋芒和情感生活,糅进了十四行诗。他受到恋人启发,思想开始“左转”。从柏林,到莫斯科、马赛和巴黎,本雅明一路旅行,每一处行迹都激发了他的哲思,这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体形式,“思想图像”。纵然斯人不再,本雅明的著作依然以独特的方式进行着他的中国旅行。
我们在编辑中尽可能保留了每位作者不同风格、结构与情感的痕迹——正是这些远远谈不上体系化的碎片,如同棱镜折射出本雅明思想遗产的“总体”,也映照出他所面临的实践困境与思考限度,而这恰恰是我们在今天重新激活本雅明思想能量的关键所在。
 悼亡|梦蝶、悼亡与旅行:青年本雅明的爱与迷狂
文章图片
撰文丨李莎、汪尧翀、姜雪、王凡柯、谭徐锋
策划编辑丨新京报采访人员 董牧孜 实习生 谢廷玉
 悼亡|梦蝶、悼亡与旅行:青年本雅明的爱与迷狂
文章图片
本雅明的童年蝴蝶:
对迷狂的思考,贯穿一生
瓦尔特·本雅明从小痴迷于幻化为身边的事物。有时是词语发音引起相似感知的物件,有时是糖果锡纸上的缤纷色彩。1901年上小学之前,他曾随父母在柏林西南郊波茨坦酿酒山山麓的夏季别墅度过一段无忧无虑的时光。
30多年后捕捉这段记忆时,那时的空气里满是蛱蝶穿花的绰绰身姿。他又一次谈到了幻化:“我让自己随着我所迷恋的那对翅膀的每次舞动或摇摆而起伏。[……]我越是将自己每一根肌肉纤维调动起来去贴近那小动物,越是在内心将自己幻化为一只蝴蝶,那蝴蝶的一起一落就越近似人类的一举一动……”(《柏林童年 捉蝴蝶》)因蝴蝶振翅飞舞不定,他格外细微地描摹了幻化时内心翩翩摇曳的状态,与柏拉图《伊翁》中诗人蜜蜂一般的迷狂心智如出一辙。
 悼亡|梦蝶、悼亡与旅行:青年本雅明的爱与迷狂
文章图片
童年本雅明。
从1910年代起,对迷狂的思考几乎贯穿了本雅明的一生。1915年他甚至以迷醉为主题,写出了名为《彩虹——关于迷醉的对话》(“Der Regenbogen—Gespr?ch über die Phantasie”)的一则随笔。此文以玛格利特和画家格奥尔格辩论的形式,层层剖入那孩提时就萦绕其心的迷幻世界,机锋跌出精悍完美。玛格丽特梦到了一片奇异的色彩:风景在其间明灭闪耀。每一座山、每一棵树、叶片上的斑驳之色绵延无尽。自然千变万化的本性显现无遗。她与色彩难分难辨,一切感觉遗忘殆尽。画家一语道破这是迷幻之色彩,是陶醉的经验。人于忘我中对事物全然容纳,而这正是艺术家所追寻的“灵魂”之所在。
谈及此处,就不能不提到本雅明写作《彩虹》同时倾心已久的荷尔德林。
本雅明在1914年冬天着手已经小有积累的荷尔德林研究,之后形成了他的第一篇论文《论荷尔德林的两首诗》(“Zwei Gedichte von Friedrich H?lderlin”)。1916年初他致赫伯特·贝尔莫赫(Hebert Belmore)的信提及同时完成了这两部作品。这年底他向这位早年的知交讲述了自己的批评观念。
批评应触及对象物的灵魂,如同化学物质分解事物,于毫发无损中呈现其内在,好比一道光洞穿其中。而奠定这一批评观念的是荷尔德林多年来的启示:生命必须从一切名、言和征兆的灵魂之中寻求。《论荷尔德林的两首诗》分析《诗人之勇气》(“Dichtermut”)、《虚弱》(“Bl?digkeit”)时提到了荷尔德林后期诗作中“神圣的清醒”,指向了诗人的灵魂状态。那是一种悖论式的勇敢本质,敢于完全被动,在完全投身于世界的关系中,与之纯然合一。
荷尔德林还以此总括德意志这个夕域的(abendl?ndish)民族秉性,那是天神“尤诺式的清醒无华”(Junonische Nüchternheit)。而这在本雅明稍后《评歌德的》(“Goethes Wahlverwandtschaften”, 1924—1925)一文化为德国艺术实践的最终目标。“脱离表达/言外之物”(Ausdruckslos)这个术语在构词上的张力一望而知,显示了超越有机形式的倾向。
这个启发来自本雅明对荷尔德林关于肃剧韵律反常合道的形态——停顿(Z?sur)的领会。说到底,言说愈少意味着诗人不受自身感知意识的支配。如此而言,清醒之所以被称为神圣、至高状态,是因为诗人不再受到人的主观意识局限。与万有合为一体意味着生命因之化为纯机能的运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