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健康|搞清楚“棉花糖实验”的错误后,我终于明白自律的本质是什么


一直以来 , 人们都正视自律 , 也特别想培养孩子的自律习惯 。
假如要选什么能力对孩子最重要的话 , 我会首先自律 , 由于任何成功都离不开自律 , 缺乏自律 , 所有的思惟也就只能是停留在思惟阶层 , 注定不能实现 。 就像你每天想减肥 , 但是不够自律 , 你的减肥只能停留在梦中 。 所以 , 在我们的认知中 , 越是自律的人 , 越轻易成功 。
因此我们特别正视自律 , 也想培养一个自律的孩子 。
戏说健康|搞清楚“棉花糖实验”的错误后,我终于明白自律的本质是什么
本文插图

说到自律 , 我们就不得不提一下心理学上闻名的“棉花糖实验” , 常常被人拿来举例 , 证实自律对人的重要性 。
实验中依次让每个孩子进入房间 , 然后桌子上放一颗棉花糖 。 实验者告诉孩子 , 他出去一会 , 假如一会回来后 , 孩子没吃掉的话 , 就再给孩子两颗 。 结果最后发现 , 有的孩子能坚持住了 , 有的孩子没有坚持住 。 几年后 , 实验者发现 , 那些成功坚持住的孩子有更好的人生表现 , 好比成绩更加优秀、能力更加凸起等 。
戏说健康|搞清楚“棉花糖实验”的错误后,我终于明白自律的本质是什么
本文插图

从表面上来看 , 这个实验符合逻辑 , 那些能自律的孩子更加成功 。
在我们以往的认知中 , 自律是一种能力 , 对人非常重要 。 那些自律的人 , 能控制住自己的欲望 , 因此更轻易成功 。 这个实验符合我们以往的认知 , 因此在我们看来这个实验没毛病 。
我原来也很相信这个“棉花糖实验” , 还常常在写文章时举例 。
但是在我研究自律 , 研究如何培养一个自律的孩子后 , 我却发现这个实验有些经不住推敲 。
经不住推敲的“棉花糖实验”
事实上 , 这个实验并不能证实那些坚持到最后的孩子更自律 。
看完下面3个分析 , 大家就很明白了 。
1、如果孩子家很富 , 常常吃糖的话 , 他是不是对糖更有抵抗能力?而如果一个孩子很穷 , 对糖有极度渴想的话 , 他是不是更人受不住诱惑?那是不是说这个富人家的孩子比这个穷人家的孩子自律能力更强?显然不能 。
2、如果坚持住的孩子 , 不是给两块 , 而是给10块 , 那是不是会有更多的孩子有毅力去坚持呢?成功的会更多呢?肯定是的 。 奖励越丰厚 , 对孩子的吸引力越大 , 他们也就越有动力去坚持 。 那么这样看来 , 自律的孩子就更多了 。 因此2块的奖励 , 对有的孩子会有吸引力 , 他们就更能坚持 , 而有的不感兴趣 , 觉得奖励太低 , 就没有坚持的欲望 。 这同样不能反映孩子是否足够自律 。
3、实验中那些表现更“自律”的孩子 , 有更好的人生表现 , 调查结果可能是真的 , 但是并不一定是“自律”产生的结果 。 对于富裕的家庭的孩子 , 孩子对糖欲望不大 , 然后表现得似乎更自律 , 但实际上 , 他的自律能力可能并不高 。 但他依然能取得更好的人生表现 , 由于富裕的家庭 , 父母可能更加正视孩子的教育 , 提供教育环境更好 , 当然孩子也就表现的更优秀了 。 所以 , 至少在这个实验中 , 不能完全证实自律和将来的优秀有训练 。
看完这3个分析 , 你还觉得这个实验能反映孩子的自律水平吗?
戏说健康|搞清楚“棉花糖实验”的错误后,我终于明白自律的本质是什么
本文插图

当然 , 这个实验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意义 , 它至少让我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 , 更加清楚地认清自律的本质:自律的枢纽 , 不是个人的自律能力 , 而是对于目标产生的欲望大小 。
当孩子对糖欲望大时 , 特别想等到更多糖时 , 他就可能表现得更自律;当孩子对糖欲望小 , 对将来奖励的2颗糖没什么感觉时 , 他就表现的不自律 。
【戏说健康|搞清楚“棉花糖实验”的错误后,我终于明白自律的本质是什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