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明朝末期袁崇焕被杀,到底是自己作死,还是崇祯疑心太重( 二 )


崇祯|明朝末期袁崇焕被杀,到底是自己作死,还是崇祯疑心太重
文章图片

作为明军统率的袁崇焕突然下狱 , 明军立即陷入了混乱 , 已经准备撤军的皇太极重新看到机会 , 再度杀回京师 , 并在永定门全歼明朝四镇4万精锐 , 满桂等阵亡 。 眼看京师再度危机 , 崇祯连忙下诏各路兵马驰援 , 结果入援的结果入援的陕晋边军因无饷哗变 , 并加入流寇 , 直接导致农民军在崇祯三年迅速壮大 。 直到皇太极认为南下的目的已经达到 , 后金这才撤军 。
【崇祯|明朝末期袁崇焕被杀,到底是自己作死,还是崇祯疑心太重】从绝对信任到极度失望 , 袁崇焕已经是必死之局
都知道临阵换帅乃是兵家大忌 , 那么为何崇祯在后金尚未撤军的情况下 , 仍然不顾一切的将袁崇焕下狱呢?《崇祯遗录》作者、此次事件亲历者、明末锦衣卫王世德 , 给出的答案 , 我认为更为合理一些 , 崇祯对袁崇焕之所以失望并将其下狱处死 , 其实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崇祯|明朝末期袁崇焕被杀,到底是自己作死,还是崇祯疑心太重
文章图片

1、东江镇的污蔑 。 明末御史毛九华在《东江遗事》中说 , "东江逃将潜往京师 , 伪造讹言者 , 立拿正法 , 将龚正祥严行督师递解回籍" 。 也就是说 , 就在"己巳之变"前后 , 有包括龚正祥在内的毛文龙旧部潜入京师 , 制造舆情刻意中伤袁崇焕 。 而根据《燃藜室记述》的记载 , 皇太极在创造了"谋款斩帅"这条罪状之后 , 在意图通过朝鲜之口传递失败之后 , 这才通过东江镇旧部将消息散播开来 。
2、朝廷内部党争 。 袁崇焕上任前 , 曾和内阁首辅钱龙锡讨论过毛文龙的去留问题 , 因此当时钱龙锡的政敌 , 便以袁崇焕斩杀毛文龙之时大做文章 。 这些人的目的其实很简单 , 便是坐实钱龙锡指使袁崇焕斩杀毛文龙之事 , 继而再造成袁崇焕与后金密谋诛杀毛文龙的事实 , 从而以"奸党误国"为由将钱龙锡扳倒 , 于是他们一方面制造声势 , 夸大毛文龙的抗金作用;另一方面则渲染"谋款斩帅"的罪状 。
3、朝中大臣指责 。 由于后金破关而入极为蹊跷 , 尤其是赵率教中伏身亡和刘策军队的调遣 , 使得朝中很多大臣都认为 , 清军入关乃袁崇焕故意为之 , 并以此为由指责袁崇焕与后金相互勾结 。 而结合袁崇焕勤王以来的表现 , 崇祯对此也有所怀疑 , 这便是袁崇焕''遣散援兵''的罪状来源 。
崇祯|明朝末期袁崇焕被杀,到底是自己作死,还是崇祯疑心太重
文章图片

正所谓"三人成虎" , 被各种流言蜚语所包围的崇祯 , 根本没有办法分辨其中的真伪 , 最终基于错误信息做出了错误的决断 , 误认为袁崇焕真的"通虏谋叛" 。 再加上崇祯一直以来的疑心病 , 最终导致他对袁崇焕的绝对信任 , 变成了极度失望 。
再加上袁崇焕下狱之后惨遭落井下石 , 先是兵部尚书梁成栋上《请斩袁崇焕疏》 , 为袁崇焕扣上了"谋款斩帅"的帽子 , 后有温体仁连上五道奏疏请杀袁崇焕 , 而魏忠贤遗党王永光、高捷、袁弘勋、史褷等人也趁机大造声势 。
崇祯|明朝末期袁崇焕被杀,到底是自己作死,还是崇祯疑心太重
文章图片

群情汹汹的朝中大臣 , 使得本就对袁崇焕极度失望的崇祯几乎已经失去了正常思考的能力 , 最终采纳了梁廷栋、温体仁的建议 , 以"谋款斩帅"为主要罪名将袁崇焕定罪 , 于崇祯三年(1630年)八月将袁崇焕凌迟处死 , 而钱龙锡也在同年十二月被逮捕下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