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送票丨3场比赛、2代传承和1种精神,《夺冠》太燃了
文章图片
本文作者是时光编辑部的@隐饮
用电影治愈生活。
关于中国女排的故事,可能说上三天三夜也讲不完。
如果说有什么体育比赛能成为“国民记忆”,那么在很多中国人心中,都还记得那些关于中国女排夺冠的历史瞬间。
文章图片
父辈们难忘她们在1981年拿下首个冠军的振奋时刻,年轻一辈对2016年里约奥运的巅峰一战还记忆犹新。
毫不夸张地说,很多我们的长辈,都曾经看女排的比赛,看到激动落泪。
文章图片
如今,我们可以通过陈可辛即将上映的新作《夺冠》,来重温那些让人热血沸腾的时刻。
提档9月25日的《夺冠》,也成为了率先登陆今年国庆档的“先遣部队”。在文章末尾,时光君给大家贴心准备了送票福利!
文章图片
许许多多中国人,都对女排这支队伍很有感情。
她们是让整个时代的人都为之热泪盈眶的集体泪点,更承载了民族的自豪和骄傲。
《夺冠》这部电影最直接的观感,就是“燃”和“炸”。
文章图片
“燃”在于代入感极强的比赛现场,仿佛让观众就坐在现场观战一般紧张刺激,这是竞技体育的最大魅力。
文章图片
“炸”在于精准地呈现女排精神,“十冠王”的背后是面对挫折的不屈不挠,愈战愈勇。
当然,要想在一部电影里,完全重现中国女排近40年的峥嵘历程,显然是不现实的。
文章图片
如何做取舍,成了摆在陈可辛导演面前的第一道难题。
他没有选择面面俱到的全景式展现,而是开始做”减法”。
他用了3场比赛、2代传承和1种精神,勾勒出了女排队员最动人的故事,还有代代相传的拼搏态度。
文章图片
三场比赛
从1981年至今,中国女排一共拿过5个世界杯冠军、2个世锦赛冠军、3个奥运会冠军。
这支队伍曾经10次站上世界最高领奖台,被大家亲切地封为“十冠王”。
中国女排经历了大大小小这么多场比赛,选择哪场作为重点拍摄呢?
文章图片
在电影《夺冠》中,集中呈现了三场精彩的排球大战,分别是:1981年第三届女排世界杯中日之战,2008年北京奥运中美之战,2016年里约奥运中国巴西大战。
选择这三场比赛,导演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影片开头的那场中日女排大战,同样也是女排国家队的起点。
“最紧张的时刻到了,15比14!”
伴随着激昂的解说声,《夺冠》将观众瞬间带回中国女排首次夺冠的赛场。
文章图片
1981年第三届女排世界杯,中国女排鏖战“东洋魔女”日本女排,随着关键一球的拦网成功,中国队赢了!
整个中国都为之沸腾,人群聚拢在天安门广场,彻夜高呼“中国万岁!女排万岁!”当时的《人民日报》甚至用了头版一整版报道女排夺冠。
文章图片
在改革开放初期,人们迫切需要一件在全世界面前扬眉吐气的事情。
可以说,1981年的女排世界杯不仅仅是一场比赛,中国队能在日本大阪主场,战胜日本队并拿到第一个世界冠军,对提升国人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不言而喻。
女排如果赢了,中国就赢了,其影响力已经远远超过了体育领域。
在这场中日大战中,郎平也获得了“铁榔头”的称号,中国女排从此开启了五连冠的传奇之路。
文章图片
第二场大战,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的“中美大战”,这是在中国女排历史上,意义极其特殊的一次比赛。
作为在中国主场第一次举办的奥运会,又是作为传统优势项目,在全国人民的注视下,女排的压力可想而知。
文章图片
时任中国队主教练的陈忠和,和时任美国队主教练的郎平,在这场比赛中从昔日的队友、朋友变成了场上的对手。
曾是中国女排头号功臣的郎平,在这场比赛带领美国队战胜了中国队。
一时间争议四起。陷入低谷期的中国女排队,未来又将何去何从?
在影片的最后,导演呈现了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中巴大战”,郎平回归中国队主教练,带领新一代女排姑娘出征。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
- 卫生|郑州市九院举办2020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
- 精神|联想回应 “常程跳槽小米裁决”:深受鼓舞,坚信法治与契约精神
- 搜索|百度精神卫生日搜索大数据:疫情冲击实体行业 今年餐饮业者心理压力增长最明显
- 如果你精神压力很大|如果你精神压力很大,可以来看看这个……
- 普查|世界精神卫生日,成都将对10000余名教师启动心理健康普查
- 谭德塞|世卫组织总干事:全球目前近10亿人患有精神障碍
- 体育精神|王一博摔车,为什么反而被骂?
- 绅士老司机|王一博赛车摔倒后如此泄愤,却被指责输不起?是谁缺乏体育精神?
- 谭德塞|世卫组织总干事:有近10亿人患有精神障碍 应大规模增加精神卫生服务投入
- 喜剧|真正的喜剧精神需要传承 央视《金牌喜剧班》开启招募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