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戚|结成“亲戚”不红脸,“社亲”文化传千年

亲戚|结成“亲戚”不红脸,“社亲”文化传千年
文章图片

象征桑坡村和柳湾村社亲深情的“金兰友谊碑” 。受访者供图
在豫北焦作一带 , 有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 当地一些居民非亲非故 , 却从唐代开始 , 以村(社)为单位结为社亲 , 彼此留下了“永不翻脸”的誓约
各村之间 , 从结亲的那一刻起 , 就以“走亲戚”的方式表达着各自的情感 。然而 , 令人惊叹的是 , 一直到千年后的今天 , 这种“亲戚”依然在走 , 好像永无停息
在新时代 , 古老“社亲文化”融入党建、扶贫、致富、文明等新内涵 , 对于加强党建引领、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 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一体推进等意义重大
小伙子李杰(化名)至今讲起来还是心有余悸 。
“吓死我了!”他喃喃地说 。
那是去年冬天腊月 , 临近春节 , 他骑电动车去买年货 。由于骑得过快 , 躲闪不及 , 和迎面而来的老年三轮自助车撞在了一起 。三轮车被撞得打了个趔趄 , 差点翻倒 。车上90岁高龄的回族老人拜朝必手被撞破流血 。
老人气得用手指着他大声呵斥:“冒失鬼 , 骑这么快干啥?不长眼睛!”
“当时我都吓木了 , 戴着白帽的老人家这么大年龄了 , 胡子都那么长 , 我知道事大啦!”他说 。
正当李杰手足无措的时候 , 老人问了他一句是哪村的?李杰赶紧回答是北金村的 。没想到老人听后一改怒颜 , 反而笑着说:“我是水南关村的 。幸亏是撞到你老姑父了!没事了 , 滚吧!”
李杰都不敢相信 , 刚才还那么生气的老人家 , 手上还流着血 , 怎么突然说是自己的“老姑父”呢?还啥事没有就让自己走了?惊出一身冷汗的他百思不得其解 。
2020年7月 , 当笔者在河南省焦作市的沁阳市水南关村见到90岁的拜朝必老人时 , 他说那天 , 小伙子走后 , 他自己到医院包扎了伤口 , 幸好无大碍 。
“老姑父”的神奇魔力
在河南焦作一带 , 令李杰无法理解的“老姑父”现象还很多 。
博爱县磨头乡闪拐村70多岁的回族老人程国荣讲了他熟悉的一个故事 。上世纪60年代 , 他们村的一个人去拉货 , 当走到附近的马营村头时 , 平车陷进泥坑里 , 怎么都拉不出来 。他就到村里求援 。当看到一家院子里拴着一头牛时 , 顿时有了办法 。他连声高喊:“家里有人没有?你姑父来啦!还不赶快出来迎接?”喊了几声 , 却没人答应 。他就索性把牛牵走拴在车上往外拉 。突然 , 从村里跑过来两个人 , 不由分说 , 就要把他扭送到派出所去 。原来 , 是把他当成偷牛贼了 。
他知道对方误会自己了 , 便说道:“咋啦 , 你姑父用用你的牛还不行啊?”对方一听 , 知道是遇到“社亲”了 , 顿时愠气全无 , 赶紧帮他拉车 , 还把他请到家里一顿好招待 , 然后才把他送走 。
在河南焦作一带 , 有关“老姑父”的故事举不胜举 。在这里 , “老姑父”有着神奇的魔力 , 双方之间发生了矛盾 , 只要听到一声“老姑父” , 就会在玩笑嬉闹中烟消云散 。这就是焦作地区独有的“社亲现象”的常见表现 。
“社”在古代指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 , 曾经作为古代地方基层行政单位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水镜君说 , 中原地区的穆斯林也使用“社”这个概念:“社”同以清真寺为中心的“坊”的地域范围基本重合或完全相同 , 管理清真寺的人员被称为“社头” 。至今“社头”或“社首”仍是中原穆斯林使用的语言 。
社亲 , 顾名思义 , 就是村(社)之间结为亲戚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 , 社亲成员之间无论认识与否 , 都要相互关心爱护、互帮互助 , 一方有难 , 对方会不惜代价进行支援 , 真的像亲人一样;而在每年重要的节日 , 双方会互相慰问演出 , 规模宏大 , 往往成为村里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 , 是乡民尽情狂欢的节日 。
焦作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宫松奇说:“千百年来 , 中原群众有着‘仁义、感恩、重诺、守信’的传统美德 , 几百上千年前祖先结成的社亲 , 留下了‘永不翻脸’的誓约 , 后人代代传承 , 辈辈遵守 , 至今不敢逾越 。”
所以 , 在焦作经常会有让人不可理解的事情 , 本来闹得不可开交的陌生人 , 一旦知道对方是社亲 , 所有的怨气马上就会烟消云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