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未来版金融科技在上海“剧透”( 二 )


百余天后 , 今年9月 , 另一个金融科技领域行业组织“智能投研技术联盟”在临港新片区揭牌 。联盟由中欧基金、国泰君安、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等70余家智能投研领域的相关机构和组织共同发起设立 。联盟将与产业联盟错位发展 , 聚焦资管科技核心领域——智能投研技术 , 推动金融科技为资管行业持续赋能 , 促进上海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和资管中心融合发展 , 突出上海有别于其他金融科技中心城市的独特优势 。
试点“监管沙箱”
形成创新试验田
在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会计学教授李峰看来 , 建设全球金融科技中心 , 核心在于行业内生动力与外部监管条件相匹配 , 关键在于在产业发展方面通过要素聚集形成金融科技创新生态 , 在外部监管方面依托以原则为导向的“监管沙箱”机制 , 形成较为宽松的监管环境 。
作为未来金融科技监管重要路径 , “监管沙箱”就是为金融科技创新应用探索提供“安全空间” , 让金融科技企业在一定范围内测试其创新的金融产品、服务、商业模式和营销方式 。
随着中国版“监管沙箱”的落地 , 今年4月 , 中国人民银行将上海纳入第二批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范围;7月 , 上海成为第二批试点中首个发布试点项目城市 , 首批试点项目8个 , 金融服务与科技产品入围数量各占一半 , 包括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多方安全计算等多种高新技术 。这些项目体现了金融科技多元融合、多向赋能的特点 。
解冬表示 , 在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方面 , 上海将加强多方协作 , 发挥资源集聚优势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引领辐射作用 , 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 , 营造守正、安全、普惠、开放的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环境 , 开拓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的广阔蓝海 。(唐玮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