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兵仙”韩信的三场教科书式战役:声东击西、背水一战、半渡而击( 二 )
文章图片
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只是韩信用兵的一部分 , 另外还有一支承担重要任务的奇兵 , 就是那支两千人的骑兵 。 这些人的任务并非与赵军交战 , 而是趁赵军与汉军交战时进入赵军军营 , 改换为汉军旗帜 。 赵军反营时发现大营中全都是汉军的旗帜 , 顿时发生了哗变、溃逃 , 任凭赵军将领如何杀人立威也不能制止 。 接下来绵蔓水的汉军与赵军军营的汉军两面夹击 , 毫无意外地击败了赵军 , 消灭了赵国 。
"潍水之战":半渡而击击败齐楚联军
文章图片
汉军陆续消灭魏国、代国、赵国 , 韩信用重金搜求李左车 , 采纳李左车的建议劝降燕国 , 这样一来北方的诸侯国基本上全都归属于刘邦集团 , 就剩下齐国就可以包抄到西楚后方 , 威胁项羽的后背 。
在与齐国开战之前 , 刘邦已经派遣谋士郦食其说服齐国投降 , 齐国也放松对汉军的戒备 。 但是在蒯通的诱导之下 , 韩信在明知道齐国投降的情况下仍然进攻齐国 , 导致郦食其被烹杀 , 这件事可以说是韩信在道德层面上的一个污点 , 但是从结果上来看 , 韩信还是攻破齐国 , 给项羽带来巨大的威胁 , 被称为"历下、临淄之战" 。
文章图片
齐国虽然曾经是项羽的敌人 , 也可以说是反楚浪潮中最早的敌人 , 项羽与齐国的战争也相当激烈 , 但是此时格局已经成为楚汉争霸之势 , 既然齐国不为汉军所容 , 那么只好倒向楚国 , 楚国也希望有一个盟友屏障自己的后方 , 于是项羽派遣龙且率领"号称二十万"的楚军支援齐国 , 与齐国的残兵败将组成联军对抗韩信 。
与"井陉之战"相同 , 同样有人向龙且提出一个可行的策略:先固守阵地 , 一方面消磨汉军的锐气 , 一方面让齐王田广收拢旧部收复齐国 , 压缩韩信在齐国的生存空间 。 但是龙且比较轻视韩信 , 没有听从这个看上去比较"怂"的建议 , 而是与韩信夹潍水摆开阵型 , 寻求决战的机会 。
文章图片
韩信趁夜准备大量的沙袋堵住潍水的上游;然后发兵渡过潍水挑战龙且 , 假装打不过撤回潍水西岸 。 龙且果然上当 , 也追击韩信渡过潍水 。 结果在龙且的大军渡水到一半的时候 , 韩信突然掘开上游的沙袋 , 大量的水冲断龙且的前军和后军 。 韩信这个时候调转方向反击龙且前军并且取胜 , 龙且后军以及齐军完全溃散 。 通过"潍水之战" , 韩信消灭了西楚的大量的有生力量 , 也终于完成对西楚的包围 。
小结
文章图片
关于韩信的这三场战役 , 其实都有一定的争议 , 或者说遭受后人的质疑 。 比如在"安邑之战"中 , 有人认为其实是曹参作为主将牵制魏军 , 功劳胜过韩信;在"井陉之战"中刘邦也派人进攻赵国 , 还攻取了邯郸 , 才迫使陈馀拒绝李左车的建议 , 必须速战速决;而在"潍水之战"中也有很多人认为堵塞潍水然后释放 , 利用水势切断齐楚联军的操作难度非常高 , 以至于到了不现实的程度 。
文章图片
这些说法有存在的基础和合理性 , 但并没有成为一种主流观点 。 按照主流观点来看 , 韩信确实是一个绝顶的军事天才 , 他指挥的"安邑之战"、"井陉之战"、"潍水之战"也可以说是三次教科书式的战例 , 在刀兵相见、鼓角争鸣之间添加了很多赏心悦目的战争艺术 。
推荐阅读
- 马谡|马谡镇守街亭时,效仿韩信之谋排兵布阵,为何却会一败涂地?
- 韩信|韩信被萧何设计杀害,临死留下18字遗言,吓得刘邦心惊后怕
- 韩信|韩信一生起起落落,无论成功还是惨死,都跟这人有莫大的关系!
- 韩信|为何韩信瞧不起樊哙,羞于和樊哙为伍
- 韩信|吕后与萧何,为什么轻而易举,就把韩信骗进宫里了呢
- 韩信|汉高祖曾许诺韩信“三不死”,然而韩信最后却被吕后用计杀死
- 韩信|韩信若想自立为王,他能否打败刘邦?历史在颤抖中前进
- 白起|范蠡曾经有句千古名言, 如果白起、韩信、岳飞读懂就不会冤死
- 尔朱|他奸诈胜过曹操,手段比董卓还脏,谋略不输于韩信,终成千古名将
- 朱元璋|徐达是明帝国第一统帅?非也,他才是明朝的韩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