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教传说

1943年7月 , 库尔斯克战场上德国士兵在战场上发现了一辆从未见过的苏联自行火炮 。 一辆三号突击炮的车组将自己的座车停在了它的旁边 , 与其合影留念 。 “这可真是个大家伙!三突的75毫米炮和它的主炮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德国人对装着大炮的苏联装甲车辆并不陌生 , 在1941年攻入苏联领土时 , 他们就见过了装着152毫米重炮的KV-2重型坦克 。 “苏联人搞出了这种装甲巨人 , 最后还是被他们抛弃在战场上 , 和两年前没什么不同!”看着缴获的苏联自行火炮 , 德国士兵们戏谑地说道 。神教传说
但德国人此时没有想到的是 , 这些涂着红星的装甲巨兽和它们的后辈们 , 将形成一股强大的红色钢铁洪流 , 伴随着苏联红军一直攻入自己的首都 , 在震耳欲聋的炮声中终结第三帝国的命运 。神教传说
缘起在二战中 , 作为战争之神的大口径火炮 , 在支援地面部队进攻和防御时往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可是 , 在面对敌方坚固的堡垒要塞工事时 , 大口径重炮精度差的劣势就暴露了出来 。 如何让重炮直接顶到前线 , 对敌人的坚固工事进行精确的直瞄射击 , 成为了困扰陆军将领们的难题之一 。在二战初期 , 德国人首先给出了自己的解答 , 那就是著名的三号突击炮 。 得益于出色的基础设计 , 采用固定战斗室的三突凭借自己的75毫米主炮 , 在支援步兵作战时表现十分出色 , 战争中期换装长管75毫米炮后 , 三突还能胜任反坦克任务 , 成为了东线德军的“步兵之友、坦克猎手” 。神教传说
在战前的30年代 , 苏军也在研究专门为步兵提供伴随火力支援的自行火炮 。 苏军把T-26和BT快速坦克的底盘拿了过来 , 拆下原装的45毫米炮塔 , 尝试在上面安装76.2毫米 , 甚至是122毫米口径的火炮 。 但这种实验性质的设计很快就被抛弃了 。1939年 , 苏联与芬兰爆发了冬季战争 。 面对芬军依托有利地形精心修筑的现代化防线—“曼纳海姆防线”时 , 进攻的苏军部队损失极其惨重 。 “我们需要能够抵近芬兰人碉堡射击的重炮!”在前线部队的要求下 , 一小批实验性的自行火炮开始走上战场 。 KV-2重型坦克和由失败的T-100重型坦克的底盘发展而来的SU-100Y自行火炮成为了这些试验品的一员 。 其中 , KV-2成功在实战中进行了检验 , 并在此战后投入了小批量生产 。 而SU-100Y未及投入战场 , 战争就已经结束 , 唯一一辆原型车被锁进了车库 , 采用固定战斗室的自行火炮设计也被束之高阁 。神教传说
SU-100Y自行火炮 , 苏军大口径自行火炮的早期探索者卫国战争爆发后 , 原本被寄予厚望的KV-2重型坦克表现出了大量技术缺陷 , 尤其是底盘行走部分经常出现故障 , 迫使车组经常停下进行维修 。 再加上开战初期的混乱 , 大量KV-2未来得及装满油料和弹药就匆匆投入战场 , 最终被抛弃在路边 , 成为德国人的战利品 。 少数与德军交手的KV-2车组也发现它的炮塔旋转得太慢 , 不能快速捕捉目标 , 只能尝试在战斗前寻找交通要点尽量坚守 , 拖慢德军的进攻脚步 。神教传说
1941年7月 , 被德军击毁履带行走部分后 , 被苏军抛弃的KV-2重型坦克时间到了1942年 , 在莫斯科战役中败北的德军 , 于1942年夏天在苏德战场南翼实施重点进攻 , 企图攻占高加索和斯大林格勒 , 切断苏军的战略补给线 。 斯大林格勒残酷的巷战 , 成为了苏德两军无数将士的埋骨之地 。 在巷战中 , 苏德两军都发现 , 在钢铁丛林中作战 , 炮兵和装甲部队根本派不上多大用场 , 每幢楼房 , 甚至是每个房间 , 都需要步兵逐间逐屋地去争夺和防守 。 如果能用大口径重炮抵近敌军据守的房屋射击 , 往往能减少派步兵去强攻所造成的伤亡 。神教传说
德军也意识到城市作战中机动型重炮的重要性 , 在二战爆发后不久就使用过时的I号坦克底盘加装SIG 33型150毫米重型步兵炮 , 变成了著名的“野牛”自行火炮神教传说
神教传说
这是1940年法国战役期间 , 德军摄影师拍摄的两张连续画面:正在炮击法军坚守大楼的德军野牛自行火炮 , 炮声过后 , 房屋应声而倒 。 野牛在城市攻坚作战中表现十分惊人 , 其破坏力和威慑力都远超德军原本的期待当时苏军装备的重炮 , 大多需要拖拉机、卡车甚至是骡马拖着机动 。 在炮兵向前线运动的过程中 , 没有防护的运输部队也很容易被敌人攻击遭受损失 。神教传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