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每日电讯|“仿种子”层出不穷扰乱种子市场 亟待建立和完善图谱库
战胜了“洋种子” , 却败给了“仿种子”
“仿种子”层出不穷扰乱种子市场 , 严重影响种业创新 , 亟待整治
解决我国14亿人口“吃得饱”问题的小麦、水稻等主要农作物 , 在自主育种方面已接近甚至达到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 然而 , 在素有“健康粮仓”之称的水果蔬菜、杂粮杂豆等非主要农作物种质资源领域 , 各种仿冒具有知识产权新品种的“仿种子”层出不穷 , 严重干扰种业市场秩序、挫伤企业研发创新积极性 。 我国亟待建立和完善种质资源DNA指纹图谱库 , 严厉打击“仿种子” , 切实保护好农业“芯片” ,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人民健康安全 。
“仿种子”之乱
眼下 , 全国各地向日葵进入秋收时期 , 但一些葵农遇到烦心事 。 “开春时 , 市场上销售的食葵种子有好几十个 , 名称、外形都很相似 , 肉眼根本分辨不出来 , 我们就选择了其中一个品种 。 现在我们收获后发现 , 虽然葵花子产量可以 , 但品相不太好 , 卖不上好价钱 , ‘仿种子’让我们吃了哑巴亏 。 ”葵农张子元说 。
我国地处种植向日葵的黄金纬度 , 种植地域宽广 , 年均种植葵花面积1000万亩以上 , 食葵种植面积、消费能力、出口贸易、科研水平和从业人数均居世界首位 。
与葵农一样 , 内蒙古三瑞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同样深受“仿种子”之苦 , 这是一家集育种、生产、销售等为一体的向日葵龙头企业 。 公司副总经理卞伟勋说 , 他们近些年投入6800多万元 , 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食葵品种SH363、SH361 。 “自这个品种推出以来 , 已被多个假种子仿冒 , 导致我们市场占有率由60%下降到33%左右 , 损失巨大 。 ”
中国葵花产业联盟调查发现:国内现有原创型食葵育种企业和科研院所不足20家 , 其自主选育、推广上市品种约50个 , 而在国家农业农村部门登记的食葵新品种却高达1900多个 。 该联盟执行会长张永平痛心地说:“我国利用10多年的时间培育出食葵新品种 , 打败了国外‘洋种子’的垄断 , 却在很短时间内败给了‘仿种子’ 。 ”
据了解 , 我国的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作物中 , 水稻、大豆种子基本是国产品种 , 小麦的品种国产化率也较高 , 玉米、马铃薯种子部分依赖进口 , 不少蔬菜品种严重依赖洋种子 。
我国华北某地级市种子管理站站长告诉采访人员 , 解决“吃得饱”问题的小麦、水稻等主要农作物 , 我国在自主育种方面已接近甚至达到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 其他杂粮杂豆、水果蔬菜等非主要农作物是解决“吃得好”的“健康粮仓” , 但自主育种方面与世界水平仍差距很大 。 近年来一些科研公司加大非主要农作物育种研发力度 , 取得了重大突破 , 但由于经济效益高等原因 , 我国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被仿冒现象突出 , 以市场认可度高的向日葵原创品种SH361、SH363、GK601为例 , 全国类似名称的登记品种达400多个 。
卞伟勋说 , “仿种子”就是对自主研发种子的仿冒、盗版和侵权 , 不仅侵犯自主研发企业的知识产权和经济利益 , 也扰乱了种业市场秩序 , 更挫伤了企业研发培育新品种的积极性 , 严重影响我国种业的创新与发展 。
“仿种子”之害
“我们辛辛苦苦培育出的新品种 , 在很短时间、花几千元就能被仿冒 。 ”张永平说 。 采访人员调查发现 , 研发一个优良品种 , 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 。 然而 , 一些企业或个人受利益驱动 , 在无种质资源、无育种基地、无技术团队的情况下 , 做起了一本万利的“仿种子”生意 。
据介绍 , “仿种子”乱象主要有三种:一是通过直接盗窃或收买研发企业人员获取亲本后进行杂交、繁育出所谓的新品种 , 二是直接混合使用各种知名度较高、市场行情较好的品种推出所谓的新品种 , 三是使用与品牌种子名称相近的名称进行“傍”名牌 。
【新华每日电讯|“仿种子”层出不穷扰乱种子市场 亟待建立和完善图谱库】
推荐阅读
- 新华社|全国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恢复到正常年份80%以上
- 新华网|近1.16亿元!央行开出国内支付机构最大罚单
- 每日经济新闻|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声明:从未委托任何企业和个人生产或采购防疫物资
- 新华社|“双节”期间网联、银联共处理网络支付交易近10万亿元
- 新华社|这八天,你的钱花哪儿了?
- 每日经济新闻|韩国大白菜63元一颗 腌泡菜全部成本高达50万韩元
- 黄金周|市场热起来、经济活起来,平台大数据里的黄金周
- 每日经济新闻|北向资金动向曝光:10月9日这30只个股被猛烈扫货
- 每日经济新闻|冷!下周多地气温再创新低,东北最低温或跌至冰点
- 每日经济新闻|10月10日知名美股收盘情况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