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机|解放军多型战机飞越台海有何深意 歼-20为何没现身?( 二 )

战机|解放军多型战机飞越台海有何深意 歼-20为何没现身?
文章图片

资料图
美国侦察机“隔岸观火”?
解放军与台军战机在海峡斗法的同时 , 美国侦察机似乎也在“隔岸观火” 。 据台湾亲绿媒体《自由时报》20日报道 , 解放军战机在20日上午6时53分进入台湾西南空域 。 而美军EP-3则在清晨5时许进入该空域巡航 , 上午11时离开 , E-8C上午约8时也加入该区域巡察中 。 而美机出现在台湾岛附近 , 也引发美军侦察机会否借两岸战机斗法之际 , 获取解放军军机电子信号的担忧 。
有分析认为 , 相对于战机拦截伴飞甚至是“包夹”这种明面上的对抗、斗争 , 看不见的电磁斗争可能才是最有技术含量的部分 。 据台湾媒体报道 , 前段时间的行动中 , 台地空导弹的火控雷达开机进行跟踪锁定 , 当时就有台湾专家分析认为 , 台军启用地空导弹制导雷达进行跟踪锁定 , 就已经先失一局 , 因为容易泄露己方的雷达参数 。 那么 , 解放军战机的雷达、通信参数会不会被美国电子侦察机“偷走”呢?
分析人士认为 , 从各国执行这类任务来看 , 非必要 , 火控雷达均不开机 , 通常可以通过数据链接收雷达情报网获取信息 。 而雷达情报网中的雷达通常使用值班频率 , 其参数的敏感性没有那么高 。 即便需要战斗机火控雷达开机锁定目标 , 现在的很多雷达使用先进技术 , 也不易被侦测到 。 比如 , 现在各国的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普遍使用非常宽的工作带宽和多样化的工作模式 , 只暴露一两个频率点和有限工作模式 , 并不妨碍战时的反干扰、反侦察 。 有的雷达还运用低截获概率技术 , 不易被对手探测到 。 所以 , 这种背后的电子斗争的结果 , 取决于双方的电子战技术和战术运用水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