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解语|也经历了时代的变迁,回眸清朝:三千烦恼丝( 二 )


其实这也可以理解清朝那些男人们的反抗 , “老鼠尾巴”一般的发型确实不怎么样?最终随着审美的进步 , 才有了后期那油亮亮的大辫子 , 也才好意思让佳人为君梳理 。
春风解语|也经历了时代的变迁,回眸清朝:三千烦恼丝
文章图片
到了清代后期 , 大多数汉人已经接受了剃头这件事 , 但为了美观 , 汉人虽然剃了发 , 但头顶上的发量却开始逐渐增多 , 直到最后演变为我们常见的阴阳头 。
所谓阴阳头 , 指把顶发四周边缘只剃去寸许 , 而中间保留长发 。 头发分三绺编成辫子垂在脑后 。 富贵人家的男性 , 为了美感 , 常会用辫坠 , 辫穗等做装饰 。
当然这是有钱人家的公子少爷 , 有钱有闲 , 能把前面那半块剃得油光锃亮 , 可是穷人就没有那么讲究了 , 谁有那闲工夫呢?
女性的发型 , 融合了满汉的特点
女性的发型变迁 , 倒没有男性那般“波澜壮阔” 。 毕竟女人不能被剃成“金钱鼠尾” , 有一头秀发在 , 就不怕改朝换代 , 不过是变了一个花样美而已 。
前期女性的发型 , 还是满汉互相包容 , 特别是汉族女性 , 还是梳着好看的“牡丹头”、“荷花头”等等 。
光听这些名字都有一股芬芳馥郁 , 其中流行于苏州的“牡丹头” , 又名“牡丹髻” , 尤侗诗:“闻说江南高一尺 , 六宫争学牡丹头 。 ”有人说其重者几至不能举首 , 形容其式高大 , 实际高约七寸左右 , 鬓蓬松而髻光润 , 髻后施双绺发尾 。 这种髻当系假发衬垫 , 加以黏汁光润之 。
春风解语|也经历了时代的变迁,回眸清朝:三千烦恼丝
文章图片
其实牡丹髻的流行时间并不长 , 也只是清初之时 , 流行了一段时间而已 。
这也可以理解 , 女人总是爱美的 , 在一段时间的风尚过去后 , 就会追求新的东西 。
当时还流行一种“荷花髻” , 其样式与“莲花髻”接近 , 同属于高髻 。
而满族女子的发型反而简单了很多 , 第一种是“小两把头” 。 清兵入关 , 冠服制度再次得到加强 。 不但大典时后妃要戴上朝冠 , 一些节日还要带上钿子做搭配 , 这就形成了“小两把头” , 去掉头冠之后还可以做家常装扮 。 可是这种头发有一个弊端 , 发量看起来不多 。
满清刚入关 , 一切还需要节约 , 毕竟天下初定 , 所以上至孝庄 , 下至宫女都是以节俭为主 , 只戴些鲜花而已 , 并不佩戴比较重的金银首饰 , 而小两把头是用自己的头发梳成 , 也无法承重 。
春风解语|也经历了时代的变迁,回眸清朝:三千烦恼丝
文章图片
真实的“小两把”
乾隆中期 , 清朝统治已经稳定 , 生活也比较富足 , 清宫的后妃们开始奢华起来 , 她们为了佩戴上分量比较重的金银等珠宝首饰 , 就发明了发架 。 但是这时候的发型依然是用自己的头发或者用少量的假发撑起来 。 但是已经可以支撑比较重的首饰而不会掉落 。 两把头在嘉庆时期 , 发展出了“一字头” , “如意头”等 。 发架不但变大 , 使用的假发也增多了起来 。
所以在任何时候 , 都不要忽略女人爱美的事实 。
这种架子头出现于道光时期 , 据说是由道光的孝全皇后发明了六角形的发架 , 才从两把头变成了“架子头” 。 更大的发架 , 更多的假发 , 两层发髻 , 使钿子戴的非常稳固 。 这种“架子头”是权贵女子出席重要场合时的盛装打扮 。
下面要说的大拉翅 , 这种装饰型的头饰已经不用头发了 , 而是用绸缎做成一顶“扇形”的冠 , 戴的时候套在两把头做出的发髻之上 , 大拉翅基本上就是大部分晚清的宫装发饰 , 清末在北京很流行 , 后来越加越高 , 发展出了“旗头板” , 就是在正面装饰花朵 , 侧面悬挂流苏 。 过去的清宫剧经常使用这种发型 , 据说是慈禧太后发明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