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搬出大山天地宽 云南写好易地搬迁“后半篇文章”( 二 )


“我们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 , 坚持‘富脑袋’和‘富口袋”并重 , 加强群众思想教育引导 , 培育新观念 , 倡导新生活 , 完善新机制 , 全面提升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李文荣说 。
去年6月 , 65岁的杨芝慧从老家的土坯房搬进会泽县城 。在农村生活 , 她不会做电梯 , 不懂信号灯 , 家里人畜共住 , 老是乱糟糟的 , 也没时间打理 。
来到城里后 , 咋融入新环境 , 杨芝慧不愁 。
会泽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志愿者们常三四人一组 , 到她家打扫房间 , 帮着整理被褥和衣物 , 教她摆放厨具 , 出门教她坐电梯、过马路 。
以前在农村 , 孙子孙女生活单调 , 住在城里 , 杨芝慧常把孩子送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 志愿者教孩子跳舞、画画 , “和人接触多了 , 娃儿性格也开朗了 。”
除了在县级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 会泽县还在乡镇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 在村(社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 在小组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点 。平日 , 中心会定期邀请交警、民政等相关部门志愿者到中心 , 给搬迁群众讲政策 , 与他们互动 , 帮群众尽快融入新生活 。
去年12月6日 , 中心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志愿者——“爱心妈妈” 。这些“爱心妈妈”领着自家孩子 , 与搬迁户的孩子们相互结对子 。
“爱心妈妈”把废弃的奶粉盒、饮料瓶、线团、小花等摆上桌子 , 手把手教安置点的孩子们做手工 。“双面胶要贴平行”“毛线要拉紧”“花不能插到底” , “爱心妈妈”边讲解边示范 , 现场其乐融融 。
春晖小学学生陈应来自单亲家庭 , 由爸爸照顾姊妹俩 , 去年9月从马路乡马路村搬进县城安置点 。“她们(‘爱心妈妈’)经常到我家 , 教我折衣服、叠被褥 , 给我讲故事 , 我非常喜欢她们 。”她很认真地说 。
位于鲁甸县城的易地搬迁安置点(人民网 李发兴摄)
【安置|搬出大山天地宽 云南写好易地搬迁“后半篇文章”】昭通市鲁甸县卯家湾安置区是全国第二大跨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 , 安置来自昭通市鲁甸县、巧家县、永善县、彝良县、盐津县的8322户35585人 , 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570户32347人 。
咋让安置户尽快融入新环境 , 安置区成立党工委 , 易地搬迁推进到哪 , 党的基层组织就跟进到哪 。
“依靠党工委 , 我们开展了‘搬进新家园 争做新市民’活动 , 成立了老人之家、儿童之家、老年文艺队、妇女文艺队等 。”安置区党工委副书记阙云华说 。
阙云华正说着 , 传来楼下老年文艺队的二胡声 , “我们搬在卯家湾 , 男女老幼真喜欢;我们搬在卯家湾 , 幸福广场宽又宽……”伴着二胡声 , 数十名老年人唱起自编自写的《歌唱卯家湾》 。
71岁的刘启财是文艺队组织者 , 老家在昭通永善的他 , 年初和老伴搬进安置区 , 起初想着咋生活 , “出门连个说话的都没有” , 多亏党工委动员 , 热心的刘启财逢老人就问能不能奏乐器、唱歌 , 很快 , 卯家湾老年文艺队成立 , 大伙常聚在一起 , 有说有笑 , 幸福写满脸上 。
可持续:发展产业 紧抓教育 让搬迁户扎根在城里
有了工作 , 融入了新环境 , 搬迁户稳了下来 。而如何实现安置区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 让搬迁户稳定增收 , 考验着党委政府的决策力和执行力 。
走访来看 , 可持续的产业是关键 。
“深入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就业帮扶专项行动 , 全面做好搬迁安置区的产业发展、就业帮扶、配套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社区治理、社区党建、社会融入等工作 , 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脱贫、逐步能致富 , 努力实现从‘搬得好’向‘帮得好’的根本转变 。”针对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后 , 云南如何巩固脱贫成果 , 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 , 中共云南省委书记、云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豪在接受人民网专访时说 。
以鲁甸为例 , 根据安置区劳动力充裕的特点 , 当地制定了“两园两基地”产业规划 , 在卯家湾片区建设了3000亩现代物流园和2200亩高原特色绿色食品加工园 , 打造万亩苹果基地、万亩蔬菜基地 , 以此带动安置户增收致富 。
在距安置区不到3公里的食用菌产业园 , 500个香菇大棚一个挨一个 , 均被黑色的遮阳网罩着 。走进棚里看 , 朵朵香菇正从格架中摆满的菌棒上破膜而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