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篷车|让科学梦想托起明天的希望

数据来源:中国科协 制图:汪哲平
9月19日,一名小朋友在内蒙古科技馆与机器人对话 。王正摄(人民视觉)
20年来,全国1600多辆科普大篷车累计行驶超过4000万公里,服务2.66亿人次 。
针对农村实际,科普大篷车的功能也在不断拓展 。校园里的小型“科技馆”,农田边的“流动技术服务站”,大篷车播撒知识的种子,在乡村科普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9月19日,全国科普日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同步启动,以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为公众献上一场科普活动盛宴 。
相较于城市,农村的科普资源较为贫瘠,如何让科学知识触达?科普大篷车项目将“科技馆”搬到车上,把科学知识送到田间地头,已经跑了足足20年 。最近,科普大篷车就来到云南西北部宁蒗彝族自治县的新星小学,这也是科普大篷车首次走进这座山村小学 。
把“科技馆”搬到车上,送到田间地头
宁蒗彝族自治县位于云南、四川两省交界处,群山环绕,沟壑相连 。新星小学在山间一片难得的开阔空地上 。当装满展品的科普大篷车开进新星小学时,孩子们立马围上去,上下左右瞧了个遍 。6辆不同功能的科普大篷车,50多件展品,整齐排列在操场上,相当于一座小型科技馆 。
手摇发电机、电流控制的“铁钉桥”、演示自动变速箱的齿轮……展品形象直观展现了课本上的科学知识 。科普志愿者在哪件展品前讲解,孩子们就跟到哪里,抢着要动手体验 。
四年级学生安军走近展品,一件件仔细看 。和小伙伴一样,他也被大篷车带来的炫酷科技产品所吸引 。一款小型机器人随着音乐节拍跳舞,孩子们趴在地上,直盯着它做出的每一个动作;在大篷车的裸眼3D屏上,画面“飞”出的恐龙引来孩子们一阵惊叹,过后一位孩子用手摸了摸屏幕,回过头对伙伴做鬼脸 。
校舍下,孩子们期待的科学表演开始了,他们搬来小座椅,整整齐齐坐成几排 。两位中国科技馆的金牌科技辅导员要做3个“火箭”升空实验,分别演示气动“火箭”、酒精“火箭”和粉尘“火箭”的发射过程 。“3、2、1……”科技辅导员带着大家一起倒数计时,“火箭”嗖嗖地飞出去了,引来一阵欢笑和惊叹 。
举手的孩子被邀请上台参加实验,这时科技辅导员讲解了“火箭”升空原理,还告诉他们,火星和地球一样,是太阳系的行星 。不久前,我国还发射了去火星的探测器 。
“你们知道太阳在哪里吗,太阳系有几个行星?”一位科技辅导员问道 。“在天上 。”有孩子回答得很认真 。“有4个”“不对,是5个……”“有8个 。”科技辅导员公布了答案 。志愿者给孩子们发了两条纸带,一条是行星图案贴纸,他们要完成的任务是:参照与太阳的距离,一一贴到另一条贴纸上 。
“我找到火星了,就在地球旁边 。”安军高兴地告诉志愿者 。
让山里孩子触摸科技,种下科学梦想
2008年,来自深圳的吴兴珍刚到新星小学时,学校只有一名老师,学生也很少 。她想为孩子们做点事,就申请在当地支教,留在了这里 。
新星小学是附近6个村子唯一的学校 。12年后,情况已经好多了,这里有11名老师,近200名学生,吴兴珍也成了新星小学校长 。根据教育部门安排,学校统一开了科学课,可吴兴珍说,老师大都是代课的,孩子们很难接触到科普展品,今天很多展品,她也是头一次见 。
活动现场来了100多个孩子 。“只要不是特别远的,家里没有重要活计的,都来了,有的家长也来了 。”吴兴珍说,她很了解身边这些孩子,“今天回家,有些人估计都睡不着觉了 。”
从县城到新星小学约70公里,一路盘旋,急弯重重,开车要3个多小时 。中国科技馆馆员冯晓菁说,一路上至少翻了3座山 。新星小学所在的拉务洛村在公路尽头,再往后只能下车步行了 。
冯晓菁在北京长大,工作后到基层做过不少活动,可这一次她对科普大篷车的意义感触最深 。“有些孩子一直待在山里,大篷车不过来,他们就很难有机会触摸科学的世界 。”
丽江市科协学会部部长赵一雄说,科普大篷车机动、灵活,适合在农村开展服务 。这些年,丽江市的科普大篷车走进了很多村子,但基层资源有限,一辆大篷车一年运行要10多万元,一些像拉务洛村这样的偏远山村,还没有覆盖到 。
“我希望这次活动能在孩子们心里点亮一盏灯 。”吴兴珍说 。中国科技馆把200份手工望远镜送给了新星小学,留作科学课的教具 。她连忙道谢,笑着向前来的志愿者发出邀请,欢迎他们再来 。
针对农村的实际需求,不断拓展功能
科技馆主要分布在大中城市,生活在农村的人们鲜有机会接触 。为此,中国科协推出了科普大篷车项目,将“科技馆”搬到车上 。
2001年,第一辆科普大篷车在云南、安徽两地发出 。20年来,全国1600多辆科普大篷车,累计行驶超过400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1000多圈,服务2.66亿人次 。在配发上,科普大篷车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
在祖国最北的漠河,最西端乌恰县,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那曲市,都能看到科普大篷车的身影 。针对农村的实际需求,科普大篷车的功能也在不断拓展 。
【大篷车|让科学梦想托起明天的希望】为了服务农业生产,农技服务科普大篷车应运而生,大篷车成了“流动技术服务站” 。在四川兴文县,科普大篷车开到水产养殖户的鱼塘前,水产养殖专家测出了鱼塘氨氮、亚硝酸盐等含量,并赠送了实用技术资料;在云南屏边县,科普大篷车组织专家团,为果农开展种植猕猴桃、大枇杷等培训,助力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 。


推荐阅读